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4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4)

◎ 印海 著
 
一一宝,出百亿光明。

第五放大光明。百宝莲华,每一宝,皆能放出百亿光明,如阳光普照。菩萨智慧无量,能破除众生无量黑暗愚痴。象征菩萨证入等觉、妙觉。悲,智双运,说法利生,广度群迷!

其光微妙,化为五百亿众宝杂华,庄严宝帐。

第六杂华庄严。由一一宝中放出光明,这种光明非常微妙,不可思议,又能变化五百亿众宝所成之杂色华,此诸杂华庄严高悬在宝座上的宝帐上,宝帐犹如宝幢,为庄饰法堂之用,菩萨高坐于宝帐下说法利生,恒转不退*轮。

时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宝,以为宝铃,悬宝帐上。

第七梵王悬铃。当时有十方来的上百成千的梵王,每人手拿一个梵天所有妙宝所成的宝铃,悬系在宝帐之上,庄严法座。一生补处菩萨上生兜率内院——诸天的净化特区。就能感召诸天的礼敬,尤其是梵王一向修诸清净梵行,发愿护持三宝,今见内院法堂宝座微妙庄严,为赞礼弥勒菩萨上升内院度生之功德,各人不约而同从十方来,以诸宝铃,悬于宝帐之上,发出微妙天乐,显示菩萨内修四无碍辩才——法、义、词、乐说,而得诸天敬重。

时小梵王,持天众宝,以为罗网,弥覆帐上。

第八小梵持网。又有小梵王手持天上多为妙宝,作为罗网,盖覆于帐上,庄严宝帐。罗网是重重宝网,脉胳相连,为一种装饰品。菩萨内修总持法门,所谓“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能外感小梵王持宝网来庄严法座了。

尔时、百千无数天子,天女眷属,各持宝华,以布座上。

第九天子天女持华布座。天宫有天王,也有天子,天女乃至他们的眷属,如人间一样,但是其生活舒适,福力所感,实非人间所能想象。当时就有上百成千无数的天人为庄严法座,每人手拿天宫宝华,散布于法座上,祝祷弥勒上生。华有种种不同样式,有些可以散洒,有的可以插瓶,大凡无茎之华只可作散布。现今诸天人散华是用无茎之华布散以法座之上,以求多福,增慧。

是诸莲华,自然皆出五百亿宝女,手执白拂,侍立帐内。

第十宝女执白拂侍立帐内。最后于法座四角莲华上,自然各皆出现有五百亿多之宝女,每人手拿一种白色拂尘,奉侍于宝帐之内。宝女手执白色拂尘,作菩萨的侍者。这显示菩萨内心本来清净,无诸惑染。拂尘本有去污尘之用,菩萨在因位广修净戒,故无需除垢,但为庄严法座,侍奉弥勒左右,如同古代皇宫之内,有众多宫女云集,为国王之呼唤,照料一切。

以上七宝所成大师子座有十种的微妙庄严,重重无尽。象征菩萨今欲成佛,皆由因感果。在因位中能修十种戒善,除去十恶不善法,当然果位中的依报功德亦以十数而得,这表示十十无尽,不可思议!

持宫四角有四宝柱,一一宝柱,有百千楼阁,梵摩尼珠以为交络。时诸阁间有百千天女,色妙无比,手执乐器,其乐音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牢度跋提大神为了庄严内院,先造宫殿,次建园林宝座,现今又造宝柱,一一皆能遂愿。此处造柱亦有四种庄严:一于善法堂之四角之处各有一个圆形宝柱。二每一宝柱之上,现起百千楼台宝阁,以清净摩尼宝(梵王如意宝,随各人所欲者而显现种种无量宝,故称如意宝),以为交络。天堂的殊胜希有,即是由此推知。以如意宝珠来庄严,一个一个相连串起来,交接如脉络,庄严宝柱,真是辉煌碧丽,令人目眩。三楼阁之间又有百千天女,容色相貌美妙,天女福大,所感身体肤色美妙,身披轻纱飘缈,各持乐器,四由乐器中,演奏出苦、空、无常、无我之四念处之佛法。本来欲界有情,无论是天上或人间,多重五欲之快乐,歌舞为色声享受,本无可厚非,但过分贪着,尤其靡靡之音,色情的歌舞,往往使人意志消沉,易于堕落!兜率陀天译为知足天,弥勒内院又是天堂之净化,对天上歌唱舞蹈已不生贪着。因此由诸天女所演奏法音,不外观受是苦,观色是空,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激发内院同愿同行者皆能增长智慧,降伏贪,痴之妄执。又能进一步演出大乘六度波罗蜜法门,令诸天众,发大乘菩提心,自利利他,福慧双修。所以兜率内院与他方净土诸佛摄化众生方便,本无差别,多以声音作佛事,多闻熏习,久成道种,自能圆成佛道。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纵闻佛法依教修行,自力劣弱难破无明。 猗欤世尊慈悲心切,四十八愿三根等摄。 普令众生信愿持名,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感应道交如磁吸针...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行,要好好修观,到病苦时候你才用的上啊。没病的时候修道入真实慧,有病的时候,知道这个身体是空寂,能入空寂就能入定,定就克服了。...

海涛法师《幸福婚姻经典辑要》

海涛法师《幸福婚姻经典辑要》

《长阿含.世记经》摘录 阎浮提人以金银、珍宝、谷帛、奴仆治生贩卖,以自生活;拘耶尼人以牛羊、珠宝市易生活;弗于逮人以谷帛、珠玑市易自活;郁单曰人无有市易治生自活。 阎浮提人有婚姻往来、男娶女嫁;拘耶尼...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念佛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呢?平时念佛,就是为临终时作一个准备。 为什么不等到临终时才念呢?因为,习惯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你平时没有念佛的习惯,等到临命终时,就想不起来要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时要...

如何面对人生的「两难之间」

如何面对人生的「两难之间」

人生常会遭遇到不知如何抉择而处于两难之间的时候,比如:父母吵架时,儿女到底应该帮谁?当婆媳不合的时候,为人子、为人夫者,又应该站在谁的立场说话?母亲与太太同时掉落水里,不知所措的他应该先救谁呢? 历...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首先要界定清楚人间佛教的内涵,才能讨论其与净土法门的关系。释尊在人间示现八相成道,五时说法,大小乘经典汗牛充栋,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