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8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8)

◎ 印海 著
 
果有五种:一、离系果:离是远离,系是烦恼系缚,菩萨因中作十善功德,身口意三业清净无染,所得果报自然清净、微妙。离诸缚着,如虚空、明镜,一尘不染。如下文说:“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约离系果说。二、等流果:等是平等,流是流类,此即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之定律,由于因法上有善恶,所受果报上必定是有苦乐,顺逆的差别。如在人间能行十善,八关斋戒,修诸净业,发愿往生。本经说:“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人间的四百年,相等于兜率陀天一昼夜,感召如此的长寿相,均是因位中戒德清净行而感召。三、异熟果:上生内院诸人天大众,每人皆有正报内身,在人间作诸善业,一旦命终,即得上生,受天人身,此即异时而成熟。往生中又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类往生众之不同,此是异类而成熟。从善因到善果经过诸缘的促成,因与果是有差别的,所谓“因是善恶,果唯无记”,所感的人、天的身命果报体均是无记性,所以说它为变异而成熟,此是异熟果上的特别定义,较一般所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大有差别。四、增上果:是从外界众缘而说,如上生内院,清净庄严国土、宫殿、宝垣、行树、宝女、天乐演出微妙法音,皆属增上果,令上生人天大众身住其境,激发无上道心。五、士用果:是上生人天大众各人所造善因有差别,所享用外在境遇受用上亦有不同了。

有漏十恶业感果仅有四种果,除去离系果。无漏善业感得四果,除异熟果,兜率属于天乘法门是有漏善法,果报应有五种之差别。十善为一切善法根本,今兜率净土为清净依报,但依报随各人正报而来,所以,十善业可以感召上生此一清净国土。

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者,不能穷尽,今为汝等略而解说。”

前文叙说诸天神庄严兜率净土,种种无量清净微妙功德,仅略而解说而已,若欲广说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三大阿僧祗劫所修福德智慧果报以及上生的菩萨人天大众的十善果德,即使释尊住世一小劫之久远时日,也不能穷尽无余。因为凡是修集善因,如同农夫播种,种子少,收获必大。今释尊或因听众根器浅薄不能接收净土无边深义,只有略而解说了。以上于别说中广详外果一大段文,到此得一结论。以下为另一段劝导发愿上生人天大众如何修持,才得上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座下。

丁三 结劝正观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

佛又对优波离说,兜率内院如此庄严清净,微妙殊胜,凡有三种人可以上生彼国。第一类人:无论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众及一切在家菩萨大众,真能发菩提心者,为救众生生死苦,宁可不厌生死,在三界中利乐有情。或者愿生兜率天中,因彼国土清净庄严,有菩萨说法,闻法修持易于获得解脱。不同声闻行者,“视生死如冤家,观三界似牢狱”,急求出离三界,沉空滞寂,灰身泯智,独享法乐。又恐天宫快乐无比,令人陶醉,而生放逸。智增上的声闻乘者多不愿往生彼国。第二类人:为一般爱敬无上菩提心者,爱敬无上菩提心即希望将来成佛,佛是无上菩提果。需要悲、智、愿、行具足,广集胜德,求大菩提者才能有此抱负。因弥勒净土为大乘法门,一旦上生兜率,闻弥勒演说大乘佛法,即得不退转无上道心而欣往兜率净土。第三类人:愿为弥勒菩萨作弟子者,十方净土有十方诸佛,人人皆可发愿、修行,欲往彼佛国土,亲近、闻法,作为弟子,奉侍座下。但是他方净土皆无苦难众生可以济度,则不能表现菩萨心行。愿作弥勒弟子者,随弥勒下生,再返娑婆,广度众生,助佛教化。同时释迦世尊再三嘱咐,于释迦法中未能得度者,无论持戒,犯戒;有定,无定;具慧,不具慧者,皆请弥勒菩萨方便度脱。或因自觉三学不具足,烦恼业障缚着,不能一生成就往生资粮者,皆可发愿上生,作为弥勒菩萨弟子。不过、作弥勒弟子不仅是意愿心想而已,必需要修诸观察行门,以下列说五种观行,为生兜率净土的方便。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间再回到床铺上闭目睡觉,你一天到晚忙的是什么东西?忙的可不是五欲六尘嘛? 上班、赚钱、想方设法当点官。就是一天到晚离不开这个功名利禄、人我是非、恩恩...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价。 老和尚曰:看我福报能受得起否? 我在旁有所触动:有福知福须培福,自忖德行懂惜福,福报如水养智鱼,莫敢轻易损己福。...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本具之理。于心性外,了无一法可得。但以众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实相之中。幻...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护生与善行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护生与善行

关于护生与善行 有人说当我们见到畜牲被凌虐就想以自己的意识行为去干预,而无视于其宿业的问题。又说放生会破坏生态,这些皆是不如法。又有人说做善事若只是表面慈悲就...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现。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无敌,无敌就是心中没有敌人,没有过去的宿仇,也没有现在的怨家,更不制造未来的对头。所以不是仗权势而称无敌,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