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4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44)

◎ 印海 著
 
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华、衣服、绘、盖、幢、幡、礼拜,系念。

以下说修十种下品之行。本经列出十种行门:一闻菩萨名,二造立菩萨形像,或雕刻,或书画,或出功德请人塑刻,三供养香,四供养华,五供养衣服,庄严佛身之正报。六供养绘盖,七供养幢,八供养幡,以上三种庄严,是庄饰弥勒菩萨的依报,令人见了种种庄严,心生欢喜,清净,恭敬种福。九身恒礼拜,表示行者身业清净。十心系口念菩萨,表示心、口二业清净。能依此十法修行,决定下品往生。

庚二 明往生

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

正说往生之瑞相现前。此人是指以上忏悔及修十种行者,当他临命终时,弥勒菩萨即能放光接引,往生兜率。菩萨以眉间白毫相光灭除众生罪障,今因此人欲从黑暗走向光明,必由菩萨慈光加被。西方弥陀净土,亦以手放光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此均表示佛菩萨的悲愿无穷,仗他力之加被。同时兜率天中诸天子亦运以福德力使天上散下曼陀罗华(小白花)来迎接此人,很快的即得上生。净土法门一方面仗他力,但是亦需自力,这里的自力即是上文所说十种行,自力、他力,加之功德善法力,汇合成一股强大力,自然即得往生。

衡量修行功夫的高低,中国佛法多著重于临命终时,若命终时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镇静、泰然、正念提起,这是不容易的功夫,但这需要平时功夫。所以不要只注重在临命终时,平时常忆佛,念佛,修积种种善根福德,到了紧要关头,只要回忆到平时的功德,心中自然不会恐怖了。

下品往生中亦有三类往生不同:若能忏悔,造立菩萨像,供养、礼拜及系念菩萨名像者,下品上生;但能忏悔、造像,供养、礼拜而不能恒常系念,下品中生;或仅能忏悔,造像,供养而已,不能恒常礼拜又不常常系念菩萨名号者,下品下生。又兜率净土方便极方便,捷径又捷径,只要能忏悔除罪,虽不能造形像,供养,礼拜等;或者但造形像,或只是供养,或但礼拜,或只系念,或者称名,均可下品下生,虽然不能与菩萨当来下生,三会闻法,受记作佛,只要上生,皆可度脱。

庚三 明得益

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此说下品往生的法益。修学任何净土法门,其目的是能于命终之后,得蒙佛,菩萨的慈悲接引,当下能够面见佛,菩萨的亲自开示,除疑生信,而得智慧,断诸烦恼,悟无生忍。兜率净土亦不例外!下品行者由于能在生前广修十行,或多或少,至此,善根成熟,因缘时会,命终即得菩萨放光接引,诸天欢迎,一刹那中而得往生,值遇弥勒,当面礼拜,恭敬。此时却是真正睹见菩萨真身,并非吾人见佛、菩萨木像,铜像或画像了。行者久远以来,念菩萨名,观菩萨像,作种种供养礼敬,今日才是获得理想实现,面见菩萨慈容,当下礼拜,由于信诚所感,礼拜之时,头尚未举起,即蒙菩萨开示而得闻法,除诸疑网,增长智慧,于无上佛道而不退心。有说此不退是下品行者,一生彼天,闻菩萨说法,则入十信位。憬法师说:此已“得不退之因,故说不退,而非已得不退”地。常说不退有五:一信不退,在六信位。二位不退,在七住位。三证不退,在初地。四行不退,从二地至七地。断不退,八地以上。下品生者,是约修因不退说,并非已至果位上说不退,闻法是因,断烦恼才是果。或说此不退,对无上佛道生起无比信心,发愿上求,再也不畏佛道长远,法门难修。因为此时已确实得蒙菩萨当面开示,闻法生信,无始疑虑,顿时消除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

末法时期还能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末法时期还能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那我们该发什么样的愿? 有人学佛后发愿:我要生生世世童真出家,遇善知识,深入经藏,广弘佛法, 古往今来都有这样的人。那发这个愿行不行?如果在正法、像法的时候,善知识...

宣化上人:修了几十年性如灰,观音菩萨一试验,考

宣化上人:修了几十年性如灰,观音菩萨一试验,考

这忍辱是最好的一个方法,你若能忍辱,你就有宝贝。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忍辱是最好的一个方法,你若能忍辱,你就有宝贝。所谓“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这“忍”字是个无...

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止于智者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盟约,当时常会将太子交给对方做人质,以表示能够信守盟约。魏国有位名臣叫庞恭,他奉命陪魏国的太子去赵国的都城邯郸当人质。临走之前他对魏王说:如果有人跑...

星云大师《君子的风度》

星云大师《君子的风度》

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怎样的人才是君子?君子行事光明正大、诚而有信,能够成人之美,也常常雪中送炭。《佛光菜根谭》说:君子能用忍耐的力量处众,担当的力量负责,亲和的力量待人,禅定的力量...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九号。上一次是讲解《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次因为贤文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结结缘,讲一讲修行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