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话:不舍弃任何众生

元旦,新历年的开始,也说一些吉祥的话。做个开头,最好的吉祥话,都在《华严经》里头。《华严经》是佛的法身、金身。世间好话佛说尽,是什么好话?就是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很庄严,都很富贵,都能成佛。这就是最好的话了。所以用《华严经》来供养大家是最好的。《华严经》浩瀚如大海,那就拿大海中的一滴水来供养,就是今天的话:

华严的精髓,第一个,不舍弃任何众生。

其实人可以清高,但要内方外圆,不要太高。好像大地一样,什么都能包容,接纳。能接纳好的,不好的,大便、尸体的臭味,也能接纳,这就是大地,而且能变成肥料,长出美丽的花朵和植物。这就是大地的包容。

就是人既要包容他的优点,更要包容缺点,接受他的缺点。一个人只要优点,那好比泥土太干净了,那就是沙子。太干净的泥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连草都长不起来,你怎么能长出树木,森林。所以人要学会接受任何人的缺点。不舍弃任何众生。

在佛陀经典,众生只要能进佛门,跟佛结缘,我们都不要小看他。也不要以高僧的标准要要求每个出家人。出家人也比较是修行中的。我在普陀山,遇到一个师父,他出家是以前没得吃,就跑来当和尚了,本来想混吃的而当的和尚。结果当着当着,就成了真的和尚。现在年纪到了,每天上午念观音圣号,下午念弥陀圣号。

所以不要轻易地去看低人,因为佛门不可思议,佛门广大。进来后,慢慢熏,只要不离开这个环境,熏个几年,一定有成就的。这就是佛门不舍弃任何众生,所以他广大。佛也是凡夫去修成的,你舍弃了凡夫,就等于舍弃了未来的佛。

所以不要小看出家人,古人讲的,沙弥虽小不可轻看,长大了可以度人。所以要以广阔的心量,接纳每个人。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是可成就的部分。在佛门中,只要你能进来,都欢迎,守规矩就好了。规矩是祖师定下来的,这些规矩可以成就一个人。

我在五台山遇一僧,出家不久,说话也打结巴,但他很勤劳,每天都在忙,客堂内外,苦力重力。一年后,改变很大,僧宝的庄严相多了,而且讲话也好了。所以佛门广大,不可思议。加持力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可以度化。只是我们心量不大而已。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7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7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7:舍利出妙声等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苦厄甄其音,难处出妙声。济危扶难依大乘,...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激、发泄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满足眼睛的享受、听音乐以满足耳朵的享受,或是大吃一顿以满足口腹之欲等,都是透过身体的官能所产生的快乐,是在刺激感...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为人自招.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为人自招.

王志仁,是明代时候的人。他很敦厚,也乐善好施,愿意作好事。可是生来注定有灾难。这种注定由前生的善恶来衡量一下,他应该受善的果报,或遭恶的果报。这个定案,普通一般人的命运有一个限定,有个限度。可是我们要...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主要为了健身、领略大自然;而现在人们到景点不是去体验爬山的乐趣,而是去享受。为了满足这少部分人的高消费享受,于是景区管理者也在山上建四星级、五星级...

圣严法师《话头是什么?》

圣严法师《话头是什么?》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头能治散乱与除昏沉;第二、话头能使我们的心集中、安定;第三、话头能使我们的心统一和入定;第四、话头能使我们开悟。 话头又被称为不死之药、甘露或是金刚王...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生说些甜言蜜语,因为听起来很舒服。但有时说这种安慰他人、附和他人的话,说话的人自己的心里都觉得怪怪的,好象在说谎一样;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说谎,标准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