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话:不舍弃任何众生

元旦,新历年的开始,也说一些吉祥的话。做个开头,最好的吉祥话,都在《华严经》里头。《华严经》是佛的法身、金身。世间好话佛说尽,是什么好话?就是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很庄严,都很富贵,都能成佛。这就是最好的话了。所以用《华严经》来供养大家是最好的。《华严经》浩瀚如大海,那就拿大海中的一滴水来供养,就是今天的话:

华严的精髓,第一个,不舍弃任何众生。

其实人可以清高,但要内方外圆,不要太高。好像大地一样,什么都能包容,接纳。能接纳好的,不好的,大便、尸体的臭味,也能接纳,这就是大地,而且能变成肥料,长出美丽的花朵和植物。这就是大地的包容。

就是人既要包容他的优点,更要包容缺点,接受他的缺点。一个人只要优点,那好比泥土太干净了,那就是沙子。太干净的泥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连草都长不起来,你怎么能长出树木,森林。所以人要学会接受任何人的缺点。不舍弃任何众生。

在佛陀经典,众生只要能进佛门,跟佛结缘,我们都不要小看他。也不要以高僧的标准要要求每个出家人。出家人也比较是修行中的。我在普陀山,遇到一个师父,他出家是以前没得吃,就跑来当和尚了,本来想混吃的而当的和尚。结果当着当着,就成了真的和尚。现在年纪到了,每天上午念观音圣号,下午念弥陀圣号。

所以不要轻易地去看低人,因为佛门不可思议,佛门广大。进来后,慢慢熏,只要不离开这个环境,熏个几年,一定有成就的。这就是佛门不舍弃任何众生,所以他广大。佛也是凡夫去修成的,你舍弃了凡夫,就等于舍弃了未来的佛。

所以不要小看出家人,古人讲的,沙弥虽小不可轻看,长大了可以度人。所以要以广阔的心量,接纳每个人。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是可成就的部分。在佛门中,只要你能进来,都欢迎,守规矩就好了。规矩是祖师定下来的,这些规矩可以成就一个人。

我在五台山遇一僧,出家不久,说话也打结巴,但他很勤劳,每天都在忙,客堂内外,苦力重力。一年后,改变很大,僧宝的庄严相多了,而且讲话也好了。所以佛门广大,不可思议。加持力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可以度化。只是我们心量不大而已。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七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七集

第三十七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好,放掌请坐。诸位同修,今天是我们《地藏经》,要讲圆满的。 这...

为何寺院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为何寺院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我们一进道场,第一个接触到的是天王殿。这是刚刚入佛门,入佛门学什么?学一个笑面迎人。因为你一入佛门,头一个看到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笑嘻嘻的,这就是教给你,你要学佛...

海涛法师《佛说轮轮王五道罪福报应经》

海涛法师《佛说轮轮王五道罪福报应经》

释迦如来一日由迦毗罗卫国释氏精舍,率领千二百五十大弟子,向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去。 两国交界处,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树身高大无比,全树枝头所结果子,甘芳适口,味甘于蜜。果熟自落,人民取食,能愈百病,精...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心念佛只有快乐,哪有苦?一点也不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以前之坏习气难除,业障在反抗,不原改良才觉得苦。种种难受、不对劲都是业障在做祟!这是...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也一直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因此可说,大修行人不一定要闭关;相反的,闭关者也不一定是大修行人。 从修行的方法而说,有定...

心为万法之根源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山之中,每天念六字真言咒。将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嘛、呢、叭、咪、牛。周围的山变得殊胜,有神气。一位禅师经过时看到周围群山的气象就知道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