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永法师:经典浅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着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袈裟衣】是行佛道之特征、是世人行步佛道的标志,也是佛陀亲赐弟子的法衣。袈裟又名:安陀会,即称五条衣。《悲华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昔年在宝藏佛前,发誓在成佛时,所着袈裟具有五德,即:一、或犯重邪见之四重,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于三乘受记;二、天龙人鬼若敬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鬼神诸人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则饮食充足;四、众生共违反念袈裟便生悲心;五、若在兵阵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心地观经》言袈裟有十利:一、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三、示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相,生梵天之福。五、著之时,生宝塔想,灭诸罪。六、坏色,生不贪欲。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芽。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是故三世诸佛共服之。是故,菩萨教诲我们说,出家为僧着此法衣时,要发念於众生:希望众生远离烦恼贪欲,走成佛觉悟之道,永得清凉解脱。

【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正出家】就是为僧落发出家,也可以视为比丘受具足戒之时。总之就是发出离心步入菩提圣道之时。菩萨教诲我们:如是这样正出家时,要发念於众生,希望众生同与佛陀一样,看破世间五欲红尘、了知世事苦空无常,离诸富贵、明晓苦难,发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佛】就是我们到寺院皈依之际。菩萨说:当我们明白世间苦、五蕴色身苦、生老病死苦的时候,自己觉悟了,投归在佛陀座下时,也要念及一切众生都要续佛慧命。【发无上意】就是随佛发愿求证无上佛果!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法】,此说佛度化我们,亦如人以手示月,佛告诉我们,目标是要当见月,而不是止于人的示月之手。这个【自归于法】就是叫我们要依法自修自证,直至顺人之手见到月亮。怎样才能见到月亮呢?这就要靠【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唯【智慧】方能度达苦海的彼岸!菩萨教诲我们在如是领悟的当下还要念及於众生如是修悟——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此言【僧】有当【师】讲之意。有佛法住世间,若是无有僧传僧讲,世间众生就亦如人有眼无目、天空有日而无光一样。此言【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就是要把佛法智慧如红日一般普耀于法界,从而使众生各各受益,觉悟人生,皈依於佛、皈依於法、皈依於僧,修行一切无碍。经言,佛陀来此娑婆世界八千次了,为什么?就是为了【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使我们离此苦海,寂灭常乐也!

【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受学戒时】受、学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受】是和尚传戒给我们之时,【学】则是我们学习和行持戒侓之时。菩萨教诲说:当我们受持和学习佛陀传下的戒侓时,不但自己要以戒为师,还要念及於众生善学戒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受阇黎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阇黎】就是指阿阇黎。阿阇黎又翻为教授,就是佛门中常说的亲教师,也称是我们的依止师父。菩萨说:当我们听师父教授、规范我们的行为时,自己受教、受益了,要悲念於一切众生,离诸世间一切非法的贪嗔秽欲,具足威仪,无妄无欺,当所行真实之法!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都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这富贵到

都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这富贵到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读《楞严经》,能够帮助人开悟;读《法华经》,能够帮助人成佛;而读《华严经》,能够帮助人富贵吗?这到底...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忘了。 但往往有人一碰到灾难现前,或者一辆车正碰到身上来,或者地震、海啸、泥石流碰到这些死亡威胁的时候,可能他本能地就会叫我的妈呀,叫爹叫娘。那叫爹...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因为我总是想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事。每次一件事还没做完,就老想着下面那件事。』 我说:『你做着这个,又想着下面那个,当然急了。因为你的心根本没有放在你正...

梦参法师:《普贤行愿品》使我开智慧

梦参法师:《普贤行愿品》使我开智慧

我刚才说的,把你的一念心看好。“善用”,这,就是关键!讲到这里了,跟大家说,你要是能够天天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开智慧!能消业障!我从一到鼓山,我那年才16岁。将...

佛陀的感应之道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应之迹。一般感应之迹会谈到六种形态的感应。 显感显应。这个显感,就是我今生至诚信佛、拜佛、念佛,这就是现生来感。那现生感,就现生得到佛力的加被、救度...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菁华选辑》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菁华选辑》

一 1.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2.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3.无量无数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