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永法师:经典浅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菩萨在这世间,无处不是他们修行的道场。五蕴色身、受想行识,无一处不是他们转菩提的场所。您看:一举手、一下足,不但自身具定修持,还发心念希望众生早出生死海,具足善法,在解脱的空性中安住不动。

【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着下裙、着上衣、整衣束带】,此三偈语都是在指我们的穿戴,普贤菩萨说:【世间道中得解脱】。所以菩萨教诲我们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要具足正见善根,不令正见散失。您看,菩萨说:穿戴下裙、内衣时要屏敝羞处,当生惭愧心才是;若着妆饰时,庄严其身,就要像检束善根一样不令散失。

【着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僧伽黎】是佛陀所制【三衣】之一。三衣者:一衣名【安陀会】汉语译为中着衣;一衣名【郁多罗僧】汉语译为上衣;一衣名【僧伽黎】汉语译为众聚时衣。此三衣为出家僧人所穿,就像军装为军人所穿一样。菩萨教诲我们说:当穿上三衣、或见僧人披上三衣时,警示我们自身要坚固在出世义中,还希望众生能入此第一位而永不退转。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此一【杨枝】是表法。佛门中有个仪轨称作:【洒净】就是法师手执杨枝沾洒盘中甘露净水。以此示意佛法清净无为,一切众生见者受者均能受益。菩萨说:我们若见如是仪轨之时,要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并在佛法中修持得:【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嚼杨枝】是佛陀住世时期,僧人在饭后漱口刷牙,就用一节杨枝嚼粹一头用以刷牙洁口。现在不用了,有牙刷牙膏了。菩萨说:当我们刷牙漱口之时要想着去除烦恼秽垢,希望众生也能这样,去除烦恼、身心洁净!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菩萨哦,真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母亲是怕我们的外身脏了,小时候为我们换衣洗身,菩萨是怕我们的内心脏了,时时都为我们捏着一把汗,何也?内心脏了会堕三途的!是故,菩萨说:我们在大小便的时候,就借此发心,希望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愿身心清净,早圆福慧之果!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朋友们,看到了吗,穿衣吃饭、啦馓就事,无一处不是菩萨修行的道场,无一处不是菩萨转菩提的资本也!

【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锡杖】地藏王菩萨手中所持的那个法器就是锡杖。它是菩萨或僧人行脚时,随身应持的十八物之一。上配有四股十二环,用以表达【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义。比丘游化向人乞食时,至门口,就震动锡杖上的小环做声以使施主闻声而警觉!另有师说,僧人行脚时见路边动物尸体,用以撬土掩埋。上面讲的是锡杖的表法和作用,这里,菩萨教诲我们说:出家人手持锡杖或我们居士见锡杖时,都要发念希望众生作无为布施,修集将来福慧双收的如实之道!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⑦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⑦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或有清净光明刹,依止虚空界而住,或在摩尼宝...

顶礼大行普贤菩萨圣诞

顶礼大行普贤菩萨圣诞

(诗词拜佛)临江仙……顶礼大行普贤菩萨圣诞(农历二月二十一日)白象为骑行作愿,参禅四谛精深。毕生从善仿甘霖。践行无止境,法理满胸襟。坎坷征途持正见,恶风邪气难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目录 编注者序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目录 编注者序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信愿法师 编注 目  录 编注者序 前言 壹、明发愿人位 贰、显能发之心 叁、叹所发无上 肆、会诸译不同 伍、述本愿大纲 陆、...

净空法师: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净空法师: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心经》里面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个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就是止,也就是世尊在经典里面常常讲的,我们要常常温习这一句话,别...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数呼吸、念佛号都是,但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这个世间,要不生气,很难! 太多的牵扯、相左、冲突、逆叛、离道都免不住要血脉贲张、怒气冲天、恶言相向,...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0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0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10) 第一讲  ⑩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地点:新加坡居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