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请转法轮之二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这段经文是说明所劝请之境,先讲的是处所广大周遍,然后再举出所劝请之人。我们先来看处所,处所中有两重无尽,第一重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无尽,第二重是无尽的微尘中,每一个极微尘中,又有无尽的广大佛刹,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这里具有两种无碍,一个是极微尘中含有无量佛刹,这是一多无碍;极微小的微尘中含有广大的佛刹,这是大小无碍。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以性融相,一切相都是同一法性,既然一和多是同一法性,大和小是同一法性,那么一和多、大和小就可以互入。

这个大家不太好理解,我来给大家打一个比喻,就像帝释天宫殿的宝网,帝释天宫殿的宝网上有无量的宝珠,大家可以随着师父讲的,大家好好的细心思量一下。宝网上有无量的宝珠,每一个宝珠,都能映现出自他一切宝珠的影像出来。这一个宝珠,可以映现出其他的宝珠的影像,这一个珠子里面映现出这无量的宝珠,都在这一个宝珠的里面映现出来。而这里面映现的所有无量的宝珠的影像,又能映现出其他宝珠的影像。这样重重不尽,一个珠子容纳所有的珠子,所有的珠子容纳一切的珠子,而且这每一个珠子映现无量的宝珠。这个它里面会有镜像的,镜像里的宝珠,这个宝珠的影像里面,又有无量宝珠的影像,互融互摄,互相映现出来一切宝珠的影像。这样一和多,相即相入,重重映现,重重无尽,就是这样,大家体会一下。

所劝请之人有果人和因人,经文里讲,一切诸佛是果人,一切菩萨是因人。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一念,尚且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围绕,那何况尽未来际念念都有?可见所请之境广大无边。由所请之境广大无边,可以显出普贤行愿请转法轮的愿心,也是无有边际广大无边的,而且是广大长久。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劝请诸佛说法,这里说要有清净身口意业,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来劝请转妙法轮。内心恭敬殷勤是意业清净,作礼围绕长跪合掌是身业清净,口说偈颂、称扬赞叹是口业清净。能劝请之人,应以身口意三业清净,运用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大悲经法语辑要》

海涛法师《大悲经法语辑要》

一 1.所有世界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业力所生。 2.诸佛作是开示显说,所谓:诸行犹如光影,无常动转,不定、不究竟,尽法、变易法。 3.若有发心恼害他者,是人长夜还得恼害。...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

未来佛弥勒的传说与天机

未来佛弥勒的传说与天机

  一、未来佛的传说乐山大佛,弥勒坐像释迦牟尼佛在给他的弟子讲法时,谈到了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原始六佛是过去佛,而未来佛,则是弥勒佛。未来佛...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认错,此乃智者之举;不肯认错,终将失去进德的机会,殊为可惜。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不犯错,有时候错误只是自己的一时疏忽所造成,并不构成太大的得失;但如果不...

宣化上人:对学生的开示

宣化上人:对学生的开示

今天学生们到台上来说自己读书的心得、处事的感想,虽然说得很短,但是很有意义。他们年龄很小,就知道说谎话是欺骗的行为,自己欺骗人,人会欺骗自己,这是因果循环报应的道理。 有的学生能将《礼运大同篇》背出来...

净空法师:子女投胎绝非偶然

净空法师:子女投胎绝非偶然

诸法,法不一样,缘也不一样。我们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这是缘,因是什麽?基本的因是一个、是相同的,心现识变,这是完全相同的,一切法都不例外的。可是我们到人间来投胎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