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请转法轮之二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这段经文是说明所劝请之境,先讲的是处所广大周遍,然后再举出所劝请之人。我们先来看处所,处所中有两重无尽,第一重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无尽,第二重是无尽的微尘中,每一个极微尘中,又有无尽的广大佛刹,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这里具有两种无碍,一个是极微尘中含有无量佛刹,这是一多无碍;极微小的微尘中含有广大的佛刹,这是大小无碍。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以性融相,一切相都是同一法性,既然一和多是同一法性,大和小是同一法性,那么一和多、大和小就可以互入。

这个大家不太好理解,我来给大家打一个比喻,就像帝释天宫殿的宝网,帝释天宫殿的宝网上有无量的宝珠,大家可以随着师父讲的,大家好好的细心思量一下。宝网上有无量的宝珠,每一个宝珠,都能映现出自他一切宝珠的影像出来。这一个宝珠,可以映现出其他的宝珠的影像,这一个珠子里面映现出这无量的宝珠,都在这一个宝珠的里面映现出来。而这里面映现的所有无量的宝珠的影像,又能映现出其他宝珠的影像。这样重重不尽,一个珠子容纳所有的珠子,所有的珠子容纳一切的珠子,而且这每一个珠子映现无量的宝珠。这个它里面会有镜像的,镜像里的宝珠,这个宝珠的影像里面,又有无量宝珠的影像,互融互摄,互相映现出来一切宝珠的影像。这样一和多,相即相入,重重映现,重重无尽,就是这样,大家体会一下。

所劝请之人有果人和因人,经文里讲,一切诸佛是果人,一切菩萨是因人。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一念,尚且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围绕,那何况尽未来际念念都有?可见所请之境广大无边。由所请之境广大无边,可以显出普贤行愿请转法轮的愿心,也是无有边际广大无边的,而且是广大长久。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劝请诸佛说法,这里说要有清净身口意业,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来劝请转妙法轮。内心恭敬殷勤是意业清净,作礼围绕长跪合掌是身业清净,口说偈颂、称扬赞叹是口业清净。能劝请之人,应以身口意三业清净,运用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勿著急念。欲火消眼明,即是消火明眼之妙法。汝皈依佛法僧三宝,欲为父母求寿,当志诚念佛,或念佛经。何得求灶王,念灶王经。...

慧律法师《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

慧律法师《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在进去之前,有一位同学一心想要和广钦老和尚“辩”。一进门,尚末开口,广钦老和尚就对他说:“你不要说,先听我说,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辩论不好!”...

慧净法师: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慧净法师: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2012年8月4日于台南念佛会台语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的讲题是“不问罪福,念佛皆生”。 我们这个法门属于净土宗,以“往生弥陀净...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乃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与劫难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内乱丛生,外侮不断,兵燹频仍,民不聊生。印光大师便示生在这样一个动...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基督教说人死是安息,依我的了解,人死并不能安息,这个生命了结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有人说:生死由命,一死百了。依我看,人也是死不...

星云大师:都看看吧!子女的福报,原来跟你有关系

星云大师:都看看吧!子女的福报,原来跟你有关系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