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究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的,正是被称为“经王之王”的《华严经》。《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陀悟道后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

今日为如孝法师《华严经》开示连载之二,与你共享法喜。

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左) 毗卢遮那佛(中) 文殊菩萨(右)

我们在这宇宙中诞生为人,每个人产生自我思想同时还有了自己的命运,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存在。在这一切现象中,如果没有《华严经》,我们将永远不知道:

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最终又将去向哪里?

宇宙是如何诞生的?

诸佛菩萨的生命品质,到底有怎样的功德?

我们拥有的生命到底有怎样的过患?

诸多看不见的因缘中,到底什么是需要我们安住的?

我们生命的源泉是什么?

我们如何获得生命的自由?

生命的原动力

令人向往的生机与光明

在古往今来的人类历史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生命力,我们把它叫做“生机”。这种生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每个生命内在的创造力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种超越了宇宙的存在。

这种生机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都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德,可以规避一切愚痴和黑暗。这种生机像充电一样,时时刻刻在与我们联动,这是生命的奥妙也是一种光明,给予我们温暖与方向。

我们拥有生命

却不了解生命

我们只有依靠这内在强大、源源不断的生机和光明,才可能获得幸福,追求的一切事情才得以成熟与成就。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到生机和光明,但它一直在起作用。好比家族传承中前人对子孙的祝福,都蕴含着无穷心力一样,当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力量时,便会发现生命没有那么简单,生命有其神圣性,也有其终极的意义。

可是,我们人生的大多时候,生机和光明都处于沉睡的状态。只有觉醒的勇气会让我们感受到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真理,感受到它对我们的眷顾、呵护。当我们为此而感动时,便在人生中最珍贵的那一个刹那,觉知到这种伟大的光明——佛菩萨和我们平等拥有的善念。

不会补给生机和光明

让人生充满危机

佛菩萨讲《华严经》的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让我们人生更加圆满,为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意义提供资源。而我们在人生的现象中,很多时候是迷失的。

我们从诞生后不断成长,不断接触新事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耗,这种消耗需要很多资源。我们拥有生机和光明却没有及时补给,所以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会枯竭,会变得没有方向、自我束缚、创造痛苦,这就是人生的危机。

人生的危机是普遍存在的。可能当下觉得天下无事,但是当我们随着麻木、无所适从的生活往前延伸的时候,危机就会展现。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人多则林中缴用多,诸人奔走辛苦,家中诸事,或有顾不到处,所有居士林,净业社,不过作一提倡之机关耳。每月或一次二次,礼佛人多难容...

药师山·紫雲居士:五相成身

药师山·紫雲居士: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 药师山紫云居士 本师佛神识在色究竟顶天受灌顶,(打坐入定)受佛加持灌顶成应身佛,以十二因缘而悟道,因尘沙无明关系,肉身受障碍,修月轮观修成五相成身(...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么亲了。如果修正助二行,当下这个心就常常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亲近,忆念不断,就能建立一个密切的关联。这个关联用现在话来说,...

海涛法师:你可以不生气

海涛法师:你可以不生气

一 1.佛陀教导我们,快乐最基本的条件是「自由」一种避免内心负面心行的自由。 2.当愤怒生起时,表示我们的感情已受到伤害,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愤怒就是我们自己。 3.「放纵」愤怒固然不对,「谴责」愤怒也...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三、谈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三、谈

三、谈谈净土念佛法门 ——徐恒志老人讲于佛教安养院 (1988年1月27日)许洪亮编录 提 纲 一、净土法门是无量法门中的特别法门 二、念佛法门的二大特点...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问: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大安法师答: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是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那么临终时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来接。 是不是能见到阿弥陀佛,跟往生者业识心的清净程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