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传法师: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怎样去理解,请师父解疑。

:此偈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偈云,此偈示心佛无差别之皆。人皆有心,故人皆可以为佛。其差别只在迷悟之间。不了知者,迷也。欲了知者,在迷而求悟也。观法界性者,悟之之方也。应观者,要其悟也。三世一切佛广矣大矣高矣邃矣,不可思议。然人若了知,不外心造。欲了知者,其法奈何。是在观法界性而已。法界者,三世一切法,千差万别。自凡言之,则为众生法。自圣言之,则为佛法。性者,不妄不变之体,所谓真如也。从千差万别法界之中,而观察其真如之性,自能恍然于心具法界,心造法界,而即此广大高邃不可思议之佛法,皆我性分中事也。苟明此理,而不发菩提心者,未之有也。苟既发心,而不能成佛者,未之有也。地狱众生,闻此偈而得度,不亦宜哉。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修悟的六原则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是旧...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问:末学瞋恨心很重,每次对境都不能把持自己,伤害他人也伤害了自己。请问我该如何做? 大安法师答:吾人瞋恨心的根源,还是来自身见我执。对治法药宜修慈悲观,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六亲眷属,长者为父母,少者...

圣严法师《惭愧心》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 虚骄自负的人,多半是有些许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别人瞧不起他,便像螳螂向车子伸臂,也像小狗小猫的张牙舞...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实相。这四种方法中,只有持名,含摄包括的根基最为普遍,做起来最容易,不会导致招感魔事的发生。如果要进行观想,必须熟读《观无量寿经》。深深地知道,这个...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何能愈病。必须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心忆念弥陀洪名。凡有与佛不合之念头起,则自责曰,汝念佛求生西方之人,何可起此念乎?正念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