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传法师: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怎样去理解,请师父解疑。

:此偈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偈云,此偈示心佛无差别之皆。人皆有心,故人皆可以为佛。其差别只在迷悟之间。不了知者,迷也。欲了知者,在迷而求悟也。观法界性者,悟之之方也。应观者,要其悟也。三世一切佛广矣大矣高矣邃矣,不可思议。然人若了知,不外心造。欲了知者,其法奈何。是在观法界性而已。法界者,三世一切法,千差万别。自凡言之,则为众生法。自圣言之,则为佛法。性者,不妄不变之体,所谓真如也。从千差万别法界之中,而观察其真如之性,自能恍然于心具法界,心造法界,而即此广大高邃不可思议之佛法,皆我性分中事也。苟明此理,而不发菩提心者,未之有也。苟既发心,而不能成佛者,未之有也。地狱众生,闻此偈而得度,不亦宜哉。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吃亏,并获得人家的爱护,甚至所有的利益都归于我,但是要求太多的人,便是自私,便是贪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便不能贪求过多,至少要...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云:初心从缘,顿悟自性。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尽除...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编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第十八章之科学的问难,本题目为编者所加。大师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末法众生和末法地球环境的演变情况,众生是正报、环境是依报。依报由正报的业力感召而来,所以当今地球环境...

传喜法师:传喜法师九华山《地藏经》讲经开示

传喜法师:传喜法师九华山《地藏经》讲经开示

传喜法师九华山《地藏经》讲经开示 《地藏经》的前面有一个觉林菩萨偈,为什么《地藏经》要由觉林菩萨的偈子作为经的开头呢?大家诵《地藏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问...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说,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业力?你是问我这个问题。业力得你自己抵、自己消;自做业,你要自己受。所以过去有这么一个故事,说老虎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