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传法师: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怎样去理解,请师父解疑。

:此偈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偈云,此偈示心佛无差别之皆。人皆有心,故人皆可以为佛。其差别只在迷悟之间。不了知者,迷也。欲了知者,在迷而求悟也。观法界性者,悟之之方也。应观者,要其悟也。三世一切佛广矣大矣高矣邃矣,不可思议。然人若了知,不外心造。欲了知者,其法奈何。是在观法界性而已。法界者,三世一切法,千差万别。自凡言之,则为众生法。自圣言之,则为佛法。性者,不妄不变之体,所谓真如也。从千差万别法界之中,而观察其真如之性,自能恍然于心具法界,心造法界,而即此广大高邃不可思议之佛法,皆我性分中事也。苟明此理,而不发菩提心者,未之有也。苟既发心,而不能成佛者,未之有也。地狱众生,闻此偈而得度,不亦宜哉。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资助你修道的缘。 没有所依的资粮,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要想修定,得先备办资粮,得先准备好,这...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5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5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5) ◎ 印海 著  世尊两踝,俱隐不现,是为第六。世尊行步,安平庠序,如龙象王,是为第七。世尊行步,威容齐肃,如师子王,...

曾家子孙皆成材 曾国藩教育子女有何秘诀?

曾家子孙皆成材 曾国藩教育子女有何秘诀?

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者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然而他教育子女的方法却远比我们现在的溺爱式、呵护式的家长要高明得多。 注重家教 勤俭持家在曾...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普贤行愿品》 这部经我们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来看,就是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十大愿王是由菩提心而发起来的,所以十大愿王也是菩提心...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薄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例如,在前清的考试时代,...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