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魔摄持、十种舍

01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02 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

(注: 布施却心怀着恶意或轻视; 虽持戒却不戒心,心怀瞋恨; 行菩萨道却舍弃恶性众生,不施救度; 远离懈怠的佛弟子,没有劝进; 轻视怠慢心意不坚定的佛弟子; 讥笑嫌恶愚笨的人)

03 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

(注: 甚深法指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第一空义或称实相义)

04 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

05 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是为魔业; (注: 喜欢求取声闻和缘觉两种小乘果 不喜欢投生到人道和恶道或十方世界去解救众生 志向在于小乘涅槃喜好离欲的寂静)

06 于菩萨所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

07 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

08 乐学世论巧术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

09 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

10 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

何等为十?所谓:

01 懈怠心,魔所摄持;

02 志乐狭劣,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或天道)

03 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注: 指修行以少为足例如沉溺于天道幅报和小乘果位)

04 受一非余,魔所摄持;(注: 指只接受一种法门非斥其他法门即排斥并说其他法门的不是)

05 不发大愿,魔所摄持;(注: 指不求无上菩提(即成佛) 和普渡一切众生)

06 乐处寂灭,断除烦恼,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涅槃)

07 永断生死,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涅槃 )

08 舍菩萨行,魔所摄持;

09 不化众生,魔所摄持;

10 疑谤正法,魔所摄持。

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

何等为十?所谓:

蕴魔,生诸取故;

烦恼魔,恒杂染故;

业魔,能障礙故;

心魔,起高慢故;

死魔,舍生处故;

天魔,自憍纵故;

善根魔,恒执取故;

三昧魔,久耽味故;

善知识魔,起着心故;

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烦恼魔,恒杂染故;

业魔,能障礙故;

心魔,起高慢故;

死魔,舍生处故;

天魔,自憍纵故;

善根魔,恒执取故;

三昧魔,久耽味故;

善知识魔,起着心故;

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

何等为十?所谓:

01 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

02 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

03 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

04 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

05 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

06 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

07 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

08 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

09 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

10 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梦参老和尚:向佛陀学习

梦参老和尚:向佛陀学习

诸位善友,我们分别大概有三年了吧!还记得从上回讲,受了三皈依之后要怎么修行,至今也有三年多了。光阴过的很快,现在又跟大家结个缘,讲讲我个人的修行过程,做为大家修行时的参考,我说的不见得很对,这不是讲...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我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志愿者,也勉励自己:「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不勉强、不挑剔、不可能失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不论是需要我们动手、动脚或动嘴,都应该全力以赴。 如果是我们懂得的事,就尽...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雄举行电影金马奖的颁奖典礼。那个时候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出,所谓一票难求,要想进去参观金马奖颁奖,是非常不容易。现在,我们北部的人士,为了追求真理,研究...

宣化上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呢

宣化上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呢

「未来世中」:将来世界的众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使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国家,有这个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他在佛法之中,「一念恭敬」:只要有一念恭敬心,或者单合掌──单单合一个掌;或者小...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此句节自傅大士的禅诗。 傅大士本名傅翕,是梁武帝时代的人,是「中国禅宗」尚未开始之前的一位禅师,先为渔夫,后来舍渔而务农耕。 这首禅诗,作于耕作阶段...

破地狱的偈

破地狱的偈

原来有这样一个公案,就在宋代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姓朱的进士。苏州那个地方也是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考取进士状元的很多。上次碰到一个苏州的人,他说:我这个地方倒是不出什么东西,就是出状元。他比较自豪,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