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永法师:经典浅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林薮】原意是森林湖畔。菩萨用此借喻作【丛林】讲,丛林又是十方诸佛都极力倡导修行人常驻的地方!故,佛教又喻作【阿兰若】。总而言之就是清净安祥之地!菩萨说:我们见到如是地方,或走进如是清净安祥之地,当希望众生去除世间暴戾燥秽,心得清净,【为天人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乞食】的本意是向人乞讨饮食。这里【乞食】是指僧人在修行中为了滋养色身而向世人乞讨饮食。【入里乞食】呢?就是进到村户或者街巷乞食时。朋友们,在佛陀时代,世尊都是亲自带领比丘【入里乞食】,而且,每天乞食只讨要七家,并依次行乞不分贫富。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是三宝的慈悲也,不管世人富也罢、世人穷也罢,都均为我们种下未来的福根,就因为僧宝是世间人天的福田故!

菩萨告诉我们:当我们见到僧人乞食时,希望众生去除分别之心,入法甚深之理,早得智慧真明了而【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这一偈跟前一偈紧接相连,【到人门户】就是托钵到人门前了。这时候作何心念呢?朋友们,佛法讲三乘,而入理皆一乘!菩萨在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这一道理。希望众生修持佛法,据己根机,三乘随入,而一旦识知佛理就当【入于一切,佛法之门】,一切法平等无有分别!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这一偈跟前一偈也是紧接相连的,【入其家已】就是被施主请进了家门。上一偈讲了【到人门户】,这下入到家里了又该发何心念呢?菩萨告诉我们:希望众生谨记佛法要领,眼见诸相思知其意,义性一如。就是:法无高下,色无好坏,【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不舍人】顾名思义就是吝啬的人哦。朋友们,【僧宝】虽为人天福田,不是人皆知之哦!有等众生就是不喜看僧人,更不用说他会布施财物给僧人了。见到这种吝啬之人我们该怎样发心呢?菩萨说:希望众生能舍去的是无常财物,而愿众生常不舍离的是胜功德法!何为:胜功德法?就是一切善法!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这里【能舍人】跟前一偈的【不舍人】刚好相反,有言道:舍得娑婆一切物,便赢净土一片金!故,菩萨教诲我们:世间一切财帛皆属身外之物,但得养身即可,有余者供养三宝、济贫拔苦、救困施饥,如是便可怎样呢?就会如菩萨所言【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朋友们,这【见空钵】好理解吧,然,这里也有两层义:一是持着空钵时、二是於施主门前没有托着食时。菩萨说:我们的心时时都要空寂清净,就像这三世诸佛的金钵一样,盛食时,如满载善法;空钵时亦如【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见满钵】就是乞食满金钵了。见乞食满钵是不是心生欢喜呢?来,看菩萨是怎样教诲我们的哦:菩萨说【若见满钵】时,当希望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就是叫我们不要欣喜世间的一切物欲,时时处处都要在心里怀满无上善法。食养其身,法养慧命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己体会出来的滋味,和别人说给我们听的,实在不一样。譬如说许多家境富裕的孩子,不知道贫穷的滋味,竟然会认为如果今天家里没饭吃,就去大饭店吃。但是爸爸让...

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四)

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四)

弥勒性格的现实性弥勒法门的现实性还表现在弥勒菩萨的个性特征上。目前学术界对于弥勒是否为历史人物尚无定论。实际上,从佛教信仰的角度而言,弥勒是否为历史人物并不重要。...

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内心富有的人。感恩我的父母生养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师长传授了我的知识,感恩社会大众让我衣食无缺,...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二杀贼,断烦恼尽,破恶果也。三无生,不受后有,怖魔果也。《弥陀略解圆中钞》 《佛说阿弥陀经》中出现的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在声闻教里是最高的果位,叫...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地藏经》 这是供养得福的,大家可能想,供养一定要买点香,买点水果、香蜡或供品饮...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35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35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35:舍利出诸珍宝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供奉诸珍宝,求证菩提道。舍财积德依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