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学佛过程中的挫折都是考试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的是幸福、美满、快乐!挫折有没有呢?挫折非常多。挫折都是考试,我们学佛对人、对事、对物永远要保持感恩。诽谤、障碍、甚至于陷害你都会遇到,对这些人都要感恩。为什么呢?他来考我,我都能通过,没有怨恨,只有感恩。

他为什么会这样障碍我呢?大概总是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过去生中也许我障碍了他。这冤冤相报,我们现在明白了,觉悟了,接受这个果报,把这个冤孽化解,我不报复他了,我也再不怨恨他了。另外一种那就是古往今来都不能避免的嫉妒障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小心,姿态不够低,引起他的嫉妒心,是我的错,不是他的错,我们也要感恩他。

佛法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缘有叫做时节因缘。中国古人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香。人与人相处能相处个三年你就厌烦了,就会出问题,我们要知道,小心谨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以佛菩萨,要以圣贤人教导我们的标准去做,严格遵守决定有好处。对于伤害我们的人我们用报恩的心情来对待,时间久了,他知道了,他知道他也悔改了,可是不好意思说出来,面子问题,这我们知道,内心里不再有怨恨了,就化解了,你说这多快乐,这多么好的一桩事情。

现在这个世间冤冤相报的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你对待人,你不是布施恩德了,那就免不了跟人结怨,所以现在为什么孝子贤孙少了,你想想你对待人有没有布施恩德,布施恩德才有报恩的人来,布施财务才有还债的人来。处处想占人便宜,那是什么?那你的儿孙就是讨债来的。处处是以高姿态去压人,那就有报怨来的,麻烦在此地。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都是自作自受、人都是好人。

老祖宗教给我们人性本善,大乘佛法教给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怎样看人?我们要看人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都是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善财为什么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我早年讲《华严经》,讲《四十华严》,也用了不少时间,可惜那个时候连录音的设备都没有,我讲了一半明白了,知道他成就的秘诀,他的心目当中众生全是善知识、全是佛菩萨,所以他成就了。我细心去观察,在经典里面查这些信息,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那里得根本智,也就是得清净心,大彻大悟,悟后起修,起修是什么?起修就是生活,文殊菩萨叫他出去参学,五十三参。参学是什么?接触社会各个层面。你从早到晚所接触的一切人全是佛、全是菩萨。凡夫?自己一个是凡夫。他是这样的心态,把他在老师那里所学的,全部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

方老师介绍《华严经》的时候告诉我,《华严经》有圆满的理论、有善巧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五十三参是表演。你看把它的道理方法在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做出来给你看,这种教科书!

——摘自:老法师主讲《净土大经解演义》001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吾人之身体,不但今生关系密切,还会影响来世

吾人之身体,不但今生关系密切,还会影响来世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法华经》比喻,在广阔无边的大海里,一只独眼的乌龟,想要浮上水面,必须靠一根在大海里漂流的木棍。乌龟想要遇到这一根木棍的机会,可说微乎其微...

印光大师:寺庙中的天王殿为何不称弥勒殿?

印光大师:寺庙中的天王殿为何不称弥勒殿?

弥勒者,当来下生娑婆世界之教主也。楼阁者,善财南参时,弥勒所住之屋宇也。重屋名楼,岑楼名阁。此之楼阁,胜妙无比,凡夫,二乘,权位菩萨,皆不能见。乃弥勒无量劫来,上...

禅修三部曲

禅修三部曲

一、 看住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倾注。 久久历练,功夫成片,尘缘之相消殒。 二、 机缘成熟,一念相应,身心世界,大地虚空, 顿时打破,彻见本来,真如之体现前。 三、 真实不虚,如如不动,无相无...

梦参法师:《普贤行愿品》使我开智慧

梦参法师:《普贤行愿品》使我开智慧

我刚才说的,把你的一念心看好。“善用”,这,就是关键!讲到这里了,跟大家说,你要是能够天天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开智慧!能消业障!我从一到鼓山,我那年才16岁。将...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曰持名念佛、曰观像念佛、曰观想念佛、曰实相念佛。虽有四种之殊,究竟归乎实相而已。又以前三...

圣严法师《别自己绑住自己》

圣严法师《别自己绑住自己》

如果凡事依赖算命,会让人的生命失去弹性,很可能每天出门前都要先算一下:几点钟出门比较好? 如果是相信方位的人,睡觉的床位还要一再变更,生活变得绑手绑脚。这样的人便是自己困扰自己。 曾有一位精通紫微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