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学佛过程中的挫折都是考试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的是幸福、美满、快乐!挫折有没有呢?挫折非常多。挫折都是考试,我们学佛对人、对事、对物永远要保持感恩。诽谤、障碍、甚至于陷害你都会遇到,对这些人都要感恩。为什么呢?他来考我,我都能通过,没有怨恨,只有感恩。

他为什么会这样障碍我呢?大概总是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过去生中也许我障碍了他。这冤冤相报,我们现在明白了,觉悟了,接受这个果报,把这个冤孽化解,我不报复他了,我也再不怨恨他了。另外一种那就是古往今来都不能避免的嫉妒障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小心,姿态不够低,引起他的嫉妒心,是我的错,不是他的错,我们也要感恩他。

佛法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缘有叫做时节因缘。中国古人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香。人与人相处能相处个三年你就厌烦了,就会出问题,我们要知道,小心谨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以佛菩萨,要以圣贤人教导我们的标准去做,严格遵守决定有好处。对于伤害我们的人我们用报恩的心情来对待,时间久了,他知道了,他知道他也悔改了,可是不好意思说出来,面子问题,这我们知道,内心里不再有怨恨了,就化解了,你说这多快乐,这多么好的一桩事情。

现在这个世间冤冤相报的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你对待人,你不是布施恩德了,那就免不了跟人结怨,所以现在为什么孝子贤孙少了,你想想你对待人有没有布施恩德,布施恩德才有报恩的人来,布施财务才有还债的人来。处处想占人便宜,那是什么?那你的儿孙就是讨债来的。处处是以高姿态去压人,那就有报怨来的,麻烦在此地。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都是自作自受、人都是好人。

老祖宗教给我们人性本善,大乘佛法教给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怎样看人?我们要看人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都是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善财为什么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我早年讲《华严经》,讲《四十华严》,也用了不少时间,可惜那个时候连录音的设备都没有,我讲了一半明白了,知道他成就的秘诀,他的心目当中众生全是善知识、全是佛菩萨,所以他成就了。我细心去观察,在经典里面查这些信息,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那里得根本智,也就是得清净心,大彻大悟,悟后起修,起修是什么?起修就是生活,文殊菩萨叫他出去参学,五十三参。参学是什么?接触社会各个层面。你从早到晚所接触的一切人全是佛、全是菩萨。凡夫?自己一个是凡夫。他是这样的心态,把他在老师那里所学的,全部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

方老师介绍《华严经》的时候告诉我,《华严经》有圆满的理论、有善巧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五十三参是表演。你看把它的道理方法在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做出来给你看,这种教科书!

——摘自:老法师主讲《净土大经解演义》001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出自《阿含经》,也跟《楞严经》有很重要的息息相关的观念。 有一次,佛陀的圣弟子就问佛陀说:世尊!人死后,念经、念佛、超度有没有效?有用吗?世...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陀名号,都能成为成就佛果的种子;更何况能够一心不乱的称念,哪能不往生净土呢!以念佛为因,以成佛为果。 净土往生的条件后面也谈到,往生到底在功夫上需要...

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脱轮回

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脱轮回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人身难得,哪方面难得?天比人聪明,有福有寿;天比人好,为什么不说天身难得?因为在解...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卑就是谦卑;牧就是驾驭,驾驭什么呢?驾驭傲慢,要把自己的傲慢控制住。 谦的卦象是上面一个 坤,下面一个艮。坤代表地,艮代表山。地下有山,表...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诵这个神咒,世间八万四千种病,就是不管什么病,身体的病、精神的病,疑难杂症什么病都能治,无不差者,就是没有治不好的病,诵大悲咒没有治不好的病。昨天...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聪明好不好?聪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说聪明不好? 聪明很好吗?语云:「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代的杨修,因自恃聪明,恃才傲物,最后反招来杀身之祸;东吴的田丰,力劝袁绍不要对曹操正面作战,袁绍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