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十​种魔业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二、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

三、于甚深法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

四、不乐听闻诸波罗密,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

五、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湼盘,离欲寂静,是为魔业。

六、于善知识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罪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

七、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 言自说是,馀说悉非,是为魔业。

八、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于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

九、已得解脱、已得安稳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得安稳 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

十、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来解释这个经文。我把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称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的智慧。所谓妄心,即是人类的意识作用。而所有人类的意识作用都是主观的,有利害、得失的判断或...

你要德行够了,那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你要德行够了,那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因为不会做事,我就从十二岁发愿,向一切众生来认错、忏悔。我想我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有的时候做蚊虫、有的时候就做蚂蚁、有的时候做蜜蜂、有的时候又做毒蛇、有的时候又做老虎,这个六道轮回里都走遍了,得罪...

礼佛有七种

礼佛有七种

这个礼拜在慈老法师引证勒那三藏里头说,礼拜有七种。内无恭敬心,没有恭敬心的礼拜,只是形式,五体不投地。像很多的寺院里头,一进去,大殿里都有拜垫,慈老法师说摆架子,每个殿里都摆个架子。咱们一般的说拜凳...

宏圆法师:为什么作恶多端的人,持名念佛也能生到

宏圆法师:为什么作恶多端的人,持名念佛也能生到

也许有人会想不通,为什么那些作恶多端的人,连人都没有做好,这些人持名念佛能生到极乐世界去做菩萨?我们从理即来说,六即佛的理即上来说,一切众生其实都具足善根福德,一...

宣化上人:这样一思惟,便可过关,不会被境界所转

宣化上人:这样一思惟,便可过关,不会被境界所转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于少功德,便以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