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十​种魔业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二、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

三、于甚深法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

四、不乐听闻诸波罗密,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

五、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湼盘,离欲寂静,是为魔业。

六、于善知识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罪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

七、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 言自说是,馀说悉非,是为魔业。

八、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于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

九、已得解脱、已得安稳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得安稳 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

十、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九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九集

第十九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 诸位同修:时间过得很快,今天第七天,我们《地藏经》...

净空法师:佛陀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离

净空法师:佛陀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离

释迦牟尼佛说法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教什么?佛教我们离苦得乐,这是佛菩萨在世间唯一一个目的。佛知道,众生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颠倒来的;乐从哪里来的...

梦参老和尚十大经典开示

梦参老和尚十大经典开示

梦参老和尚(1915.7.13 - 2017.11.27),世寿103岁,僧腊87载。曾亲炙虚云、慈舟、倓虚、弘一等近代高僧,显密兼修,教律并弘,尤以宣讲华严经、地藏三经。长老毕生致力于恢复僧伽教育...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 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

话说得失真

话说得失真

《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言语之要,可见一斑。 话说有一位讲话总是夸大其词的王员外,身边有个喜欢迎合主...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四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四集

第十四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又到了我们讲课的时间,上一堂课,第四品还没讲完,讲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