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一切诸佛是依这部经而成佛的

【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

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了,《华严经》跟《法华经》在我们中国都号称为经中之王;也就是说,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论,这两部是最丰富、最重要的,称为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圆顿大法。尤其是《华严》,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宗派都承认它、都尊重它是根本的法轮;像一棵树一样,把整个佛法比喻成一棵大树,《华严》是根,这个树的根是这个树的本,其他所有一切经,都是这个树的枝枝叶叶,显示出《华严经》的重要性。古大德以这个经作为标准,来比较佛在此地所讲的《无量寿经》。《华严》最后的归宿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这才是达到究竟圆满;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后面导归极乐,《华严经》就不能圆满,它的果位只到菩萨而已。所以它的归宿确确实实就是在这一部经上,这一部经是《华严》、《法华》的归宿。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这是赞叹《阿弥陀经》。我们晓得《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属於同一部,莲池大师说只是大本、小本。这个大本是《无量寿经》,分量多一点,文字长一点;《阿弥陀经》文字短;这大本、小本内容是完全相同。因此,对於《阿弥陀经》的赞叹,就是对《无量寿经》的赞叹。

【绝待圆融。】

这个「绝待」,就是绝对的。绝对的,它不是相对的。绝对圆融。

【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

这个「此」,就是指本经。这几句话,如果说的不过分,如果说的是真实的,那我们就明了,整个的佛法确确实实它的中心就在本经。《华严》称为根本法轮,这一部经乃是根本之根本。《华严》、《法华》也从这一部经里面流出去的,所以它才是根本之根本。

「一切诸佛之心要」,诸佛怎么成佛的?成佛修学方法里,最重要的就是本经,一切诸佛是依这部经而成佛的,一切菩萨也是依这部经而成就的,所以统统不出这一部大经。

无量寿经(第五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05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一、出生望族,孝深识广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 二、明生死事,寄心净土 邻家有一老妪,日...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32),一位是中兴净宗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一位是传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法嗣。两位大师佛法上互相探讨、修持上互相激励,在弘扬佛法和教化众...

宣化上人:五戒十善消灾难

宣化上人:五戒十善消灾难

世界灾难的来源,皆因人人不守五戒、不修十善而成。因为众生所造的业,世界才出现种种的灾难。所谓「起惑造业受报」,是有连带的关系。如果不起惑,就不会造业,也就不会受报。 起惑就是迷惑。因为没有真正的智慧,...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无有高下。然就浊世众生根机而论,八万四千通途法门,或崎岖难行,或迂回曲折,或高玄难入。而持名念佛,无论根机利钝皆可持念,...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 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