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加持和力量无处不在

《华严经》中讲了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方法去依止善知识。

一、不厌承担一切重担,如大地之心。一个具德的上师或善知识只有弘法利生之事,不会有其他的。他要做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他给你安排的一切重担,你应该不厌烦地承担,如大地之心。我们在大地上面做什么都可以,可以挖坑、盖楼、行走、蹦跳……怎样都行。我们就要以这种心欢喜地承担上师安排的一切重担。

二、意乐不退转,如金刚之心。“意乐”是指信心。信心永不退转,犹如金刚。金刚是不坏的,以此比喻我们依止善知识的这种意乐、对善知识的这种信心不会被任何违缘障碍所摧毁,永不动摇。

三、不为一切痛苦所动,如铁围山之心。现在有些人不用说受苦,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立即放弃了,这种人不会有任何成就的。无论是依止善知识还是自己修法的过程中,可能要经历很多困难,这些都是好事。你依止上师善知识后,他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其实这些不是要求,而是磨炼心态、降伏自心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令你放下自我的一种渠道。

放下自我,对治傲慢,成就就在眼前,一切当下圆满。无论大家对此明白与否,这都是真理。

四、不放弃一切所行之事,如奴仆之心。上师善知识吩咐你、安排你的一切所行,都要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如奴仆之心。奴仆知道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然后会无怨无悔地去做。

五、远离贡高我慢,如笤帚之心。没有贡高傲慢心,如扫地的笤帚。

六、担负一切重担,如乘之心。

七、不嗔不怒,如犬之心。在任何时候,无论对你怎样,心里都没有嗔恨心,不会发怒。

八、不厌来来去去,如船筏之心。船是运载人的,“来来去去”指今天让你做这个,明天让你做那个。无论怎样吩咐,你都没有二话,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去做。

九、承待上师,如孝子之心。“孝子”指孝顺的孩子。

这些都是《华严经》里讲的,是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方式方法。现在成就的人为什么这么少?为什么总是得不到所谓的加持和力量呢?就是心里傲慢,我执特别强。如果有傲慢心,有我执,就不会有功德,既然没有功德,怎么能得到加持呢?

其实,加持和力量都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自己要有这个功德和智慧才能觉察得到,才能感觉得到。你们到处求加持,但若是自己没有福德、功德怎么能得到加持呢?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水才能照到月亮的影子,有信心才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40)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矣。若不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泛泛然念佛持咒等,皆只为来生福报而已。净土法门,彻上...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三)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三)

药师法脉介绍(三) 药师山紫云居士 (五)宝云净土 一、介绍宝云净土幻化方式及坛城宝云净土是由药师琉璃光如来幻化成宝云药师琉璃光如来、毗卢遮那如来、普贤王如...

欲海漂流具众苦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突然间又身体不适应,你还得去完成任务,你感觉苦不苦啊?我不晓得你们感觉苦不苦,我感觉很苦啊。想休息,又感觉着不行,就是勉强去做,苦啊。这里头好像没...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先看这段。这个对长行再来追颂,你闻信,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曾经破了根本戒了,身口意三根曾经都不清净了,但...

福报要省着点用

福报要省着点用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大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并把这件事与福报联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并警示终身。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