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加持和力量无处不在

《华严经》中讲了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方法去依止善知识。

一、不厌承担一切重担,如大地之心。一个具德的上师或善知识只有弘法利生之事,不会有其他的。他要做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他给你安排的一切重担,你应该不厌烦地承担,如大地之心。我们在大地上面做什么都可以,可以挖坑、盖楼、行走、蹦跳……怎样都行。我们就要以这种心欢喜地承担上师安排的一切重担。

二、意乐不退转,如金刚之心。“意乐”是指信心。信心永不退转,犹如金刚。金刚是不坏的,以此比喻我们依止善知识的这种意乐、对善知识的这种信心不会被任何违缘障碍所摧毁,永不动摇。

三、不为一切痛苦所动,如铁围山之心。现在有些人不用说受苦,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立即放弃了,这种人不会有任何成就的。无论是依止善知识还是自己修法的过程中,可能要经历很多困难,这些都是好事。你依止上师善知识后,他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其实这些不是要求,而是磨炼心态、降伏自心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令你放下自我的一种渠道。

放下自我,对治傲慢,成就就在眼前,一切当下圆满。无论大家对此明白与否,这都是真理。

四、不放弃一切所行之事,如奴仆之心。上师善知识吩咐你、安排你的一切所行,都要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如奴仆之心。奴仆知道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然后会无怨无悔地去做。

五、远离贡高我慢,如笤帚之心。没有贡高傲慢心,如扫地的笤帚。

六、担负一切重担,如乘之心。

七、不嗔不怒,如犬之心。在任何时候,无论对你怎样,心里都没有嗔恨心,不会发怒。

八、不厌来来去去,如船筏之心。船是运载人的,“来来去去”指今天让你做这个,明天让你做那个。无论怎样吩咐,你都没有二话,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去做。

九、承待上师,如孝子之心。“孝子”指孝顺的孩子。

这些都是《华严经》里讲的,是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方式方法。现在成就的人为什么这么少?为什么总是得不到所谓的加持和力量呢?就是心里傲慢,我执特别强。如果有傲慢心,有我执,就不会有功德,既然没有功德,怎么能得到加持呢?

其实,加持和力量都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自己要有这个功德和智慧才能觉察得到,才能感觉得到。你们到处求加持,但若是自己没有福德、功德怎么能得到加持呢?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水才能照到月亮的影子,有信心才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40)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了,很有学问,她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她长子的媳妇要生孩子了,一个居士也对她说:你的媳妇要生了,你在家里一个月都不能供佛,也不能念佛。跟她讲这些。...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①,其次好色②,其次好饮③。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④。又进之,则好读书⑤。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

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

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的事拿来回想当年我怎么样怎么样,过去我又如何等等。 过去的早就过去了,已经死亡了,何必拉到...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修法与修行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修法与修行

谈修法与修行 药师山紫虚居士 摘要:修法如学技术,如买车,需要钱。修行如工作赚钱。 一、修法 很多学佛的人都很想修法。神道教人士,例如:道士、乩童等,也都重视...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譬如有人,卒患恶疡,命在呼吸。比有良方,依之修制,延缓日时,药未及成,命已先殒。现有成药...

父亲将儿子卖得1.3万元打麻将输光

父亲将儿子卖得1.3万元打麻将输光

本报讯 (记者 王 丽) 一名早已在河南老家结婚生子的包工头吴某在与太原一名女子刘某同居后,还生下了一个孩子。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吴某竟然瞒着“女友”刘某将刚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