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加持和力量无处不在

《华严经》中讲了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方法去依止善知识。

一、不厌承担一切重担,如大地之心。一个具德的上师或善知识只有弘法利生之事,不会有其他的。他要做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他给你安排的一切重担,你应该不厌烦地承担,如大地之心。我们在大地上面做什么都可以,可以挖坑、盖楼、行走、蹦跳……怎样都行。我们就要以这种心欢喜地承担上师安排的一切重担。

二、意乐不退转,如金刚之心。“意乐”是指信心。信心永不退转,犹如金刚。金刚是不坏的,以此比喻我们依止善知识的这种意乐、对善知识的这种信心不会被任何违缘障碍所摧毁,永不动摇。

三、不为一切痛苦所动,如铁围山之心。现在有些人不用说受苦,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立即放弃了,这种人不会有任何成就的。无论是依止善知识还是自己修法的过程中,可能要经历很多困难,这些都是好事。你依止上师善知识后,他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其实这些不是要求,而是磨炼心态、降伏自心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令你放下自我的一种渠道。

放下自我,对治傲慢,成就就在眼前,一切当下圆满。无论大家对此明白与否,这都是真理。

四、不放弃一切所行之事,如奴仆之心。上师善知识吩咐你、安排你的一切所行,都要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如奴仆之心。奴仆知道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然后会无怨无悔地去做。

五、远离贡高我慢,如笤帚之心。没有贡高傲慢心,如扫地的笤帚。

六、担负一切重担,如乘之心。

七、不嗔不怒,如犬之心。在任何时候,无论对你怎样,心里都没有嗔恨心,不会发怒。

八、不厌来来去去,如船筏之心。船是运载人的,“来来去去”指今天让你做这个,明天让你做那个。无论怎样吩咐,你都没有二话,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去做。

九、承待上师,如孝子之心。“孝子”指孝顺的孩子。

这些都是《华严经》里讲的,是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方式方法。现在成就的人为什么这么少?为什么总是得不到所谓的加持和力量呢?就是心里傲慢,我执特别强。如果有傲慢心,有我执,就不会有功德,既然没有功德,怎么能得到加持呢?

其实,加持和力量都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自己要有这个功德和智慧才能觉察得到,才能感觉得到。你们到处求加持,但若是自己没有福德、功德怎么能得到加持呢?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水才能照到月亮的影子,有信心才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40)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勿著急念。欲火消眼明,即是消火明眼之妙法。汝皈依佛法僧三宝,欲为父母求寿,当志诚念佛,或念佛经。何得求灶王,念灶王经。...

大安法师:念佛乃法界缘起

大安法师:念佛乃法界缘起

念佛乃法界缘起 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①。当知佛种从缘起,...

圣严法师《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圣严法师《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要尊重并体会到对方是另外的一个独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兴趣、个性、尺寸来要求对方:无论在任何情境之下,不可怀疑、批评、指责对方;发现冲突和矛盾,暂时不...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无救无归,可悲可痛。《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段是抒发感慨,如果我们陷到了或是执事,或是执理,不具足信愿的话...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四十九年,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