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德教授:念佛精要

念佛精要

张尚德

一、念佛即是信佛、依佛、归到佛。

二、念佛必须坚信佛。释迦牟尼佛说:小草、微尘中都有亿万佛,所以念的虽然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是与一切佛合而为一的,这称作感应道交。

三、净土法门的念阿弥陀佛,是在助我们往生净土,上品往生要有诚敬心、深心、回向心;下品往生,在临终时,一念清清明明,贴住阿弥陀佛,即可往生净土,这也就是一念回机,便成本得。

四、虽说净土,实际上净土是超时间与空间的,也就是说心净即净土。

五、念佛即入念、净念(阿弥陀佛)不断,即心法之正法。

六、念的是阿弥陀佛,空的是自性弥陀。

七、因为空的是自性弥陀,所以净念也空。

八、既然本来净土,本来净念也空,进入净念,贴住一切空,又超越净念,超越空,这就是禅,达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一念超空,超空一念。

九、密是由生起次第入有,从而入光明定,最后又契空,且尽虚空、遍法界。念佛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净土五经》,无一不为密。

十、在《净土五经》中,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祂是悟道的《楞严经》中之二十五圆通第二十四位,入禅先要悟道,真念佛者就是悟,真悟者必念佛,所以禅必契佛,念佛必能入禅也。

十一、因此,禅、净、密是一而三,三而一的。

十二、音是质,声是量,净音与净声是由无相之常寂光起用,这是由实悟与真修两者达成的。

  摘自达摩出版社《禅门语录》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佛经不可不读

佛经不可不读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觉也。偶于戒坛经肆,请数卷经读之,始大惊曰:不读如是书,几虚度一生矣。今人乃有自少而壮而老而死,不一过目者,可谓面宝山而不入者也。 又一类,虽读之...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具有着普度众生的胸怀,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正面效应。 佛法不离世间法,净业行人日常行为奉行净业三福,...

宣化上人:道德是为人的根本

宣化上人:道德是为人的根本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江河之水后浪推前浪,韶华易逝,世上青年逐老年,这样随之逐之,渐渐又归于老死朽灭,无踪无影,足见一切无常。 正因为一切无常,所以我们应该赶快找一个归宿,在座各位,总算幸运,找来找去,...

净空法师:他说得太好了!净宗之妙就妙在这里

净空法师:他说得太好了!净宗之妙就妙在这里

“昙鸾师云:以佛名号为经体”。他说得太好了!净宗之妙就妙在这一句阿弥陀佛,真信、真愿没有一个不往生。这一句名号能消罪业,能化解灾难,能帮助你平平稳稳的往生极乐世界...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八讲:三心章,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八讲:三心章,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八讲:三心章,深心二 讲解:纯祥法师 净土法门念佛行持非常简单,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现在讲到安“心”的部分,就越来越深细、复杂。从...

星云大师和凤凰卫视刘长乐对话

星云大师和凤凰卫视刘长乐对话

人物简介: 星云大师:台湾佛教界宗师。 刘长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 刘长乐:曾经有人提出,我们到底该用谁的方式生活?现在,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深入思考的问题。 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