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惜人不肯真实思想耳。地狱之苦,比水火之惨,深无量无边倍。而想水冲火烧则悚然,想地狱则泛然者。一则心力小,不能详悉其苦事。一则亲眼见,不觉毛骨为悚然耳。

【白话】

念佛心不归一。是由于生死心不迫切。如果作将要被水淹,被火烧,无所救援的观想。以及就要死了,就要堕入地狱的观想。那么心自然归一,就不需要另求妙法。所以经中屡次说,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这是大觉世尊切要的开示,可惜世人不肯真实地去思考。地狱之苦,比水火更惨,深无量无边倍。而想到水淹火烧就会毛骨悚然。想地狱就泛泛然的人,一是心力小,不能详细知道那些苦事。一是亲眼见,不觉毛骨为悚然。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略释《四料简》要义

略释《四料简》要义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律是佛法的根本,严持净戒,以达到三业清净,自性圆明,五蕴皆空的境界。这样,一切苦就都度脱了。教是依教修观,离指见月,彻底证悟我们本来具有的佛性,...

文殊菩萨是修何法门而成就的

文殊菩萨是修何法门而成就的

文殊菩萨在众生面前主要代表法,同时也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启发我们的大乘心,启发我们空性的般若正见,文殊菩萨其实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智慧身体。 当我们回光返照观察自心时,会发现心外一切...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因为我们的生命,始终就没有契入到自己生命真体里来。我们一边是活着,一边成为自己生命现象的流浪汉,这就是它苦的本质。如果生命没有契合到真如本体当中的话,那我们都是生死苦海当中的流浪...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这一段文字虽然短,但是内容非常丰富,谈的是修行的顿...

求戒容易持戒难

求戒容易持戒难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的种种烦恼,就像海底世界,种种暗礁,种种曲折,唯有佛的智慧才能了解。佛为帮众生对治这些烦恼,制定戒律,并施设戒的开、遮、持、犯。所以我们依佛所制的...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