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声法师:只要念这六字洪名,即可出三界、了生死

心不颠倒

比丘尼恒声法师 讲于万佛圣城大殿

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晚

诸佛菩萨、上人、各位法师、莲友们:阿弥陀佛!今晚轮到恒声上台结法缘,主题是“心不颠倒”。先做个更正,星期天个人讲到,当年上人在东北度化袁慕航居士,说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九日是袁慕航居士往生西方净土的日期;并不是一九九四年,因此在这里做个更正,个人深表歉意。

从去年至今,个人研读了几篇有关于安宁疗护以及临终关怀的报告,其中有一位护理师提到宗教──尤其是佛教,比较注重临终,以及命终之后,就是下一期生命的提升。所以,在这里个人愿意提出几点跟大家进一步了解。

刚好在星期五我们早上大众的功课诵《华严经》,诵到〈光明觉品〉;开始的经文是这么说:“尔时,世尊从两足轮下,放百亿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阎浮提。”世尊为什么要放光?那表示佛的威德、慈悲将要说法,同时也要加被与会大众皆能蒙受法益。这轮足表示完美无缺,佛光不只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普照尽虚空、遍法界;但是凡夫众生因为无明、烦恼、妄想,见不到佛光,也因此就有两者的执着,就有了时间、空间的产生,而遮盖佛性。

我们平时精进念佛,到临命终时确实心不颠倒才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所以,临终是学佛修行上非常重要关键的时刻。佛为了成就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当生成就大事,如何在临命终让众生心不颠倒呢?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上这么说:当临命终时,心未颠倒,是由于日常生活习惯,随顺妄想纷飞,心中未能信愿持名念佛,导致散乱,妄念纷飞,到临命终时,体温逐渐冷却,神识即将要舍离的这个生死关头,一生所做善恶业的业种、习气,全都浮现在前。所以《楞严经》上面这么说:“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

上个月在台湾有一位九十几岁的老太太,生前最喜欢诵《药师经》。当那一天,她到了弥留状态,送回家之后,又把灵堂布置好了。可是,当家人把《药师经》录音带播放的时候,她居然活过来了。就是刚刚第一种的现象。

当一个人临命终时,四大分离、八苦交煎,就像生龟脱壳,心神惶惶,举止匆忙不定。这时候业报现前,如果应当入地狱的众生,自然把刀山剑树看成美丽的园林;如果要入畜生道的众生,则把马腹驴胎认作美丽的殿堂,一下子便堕落进去了。

纵然一生行善,转生人道,在投生入胎之前,也免不掉男胎是爱母憎父,女胎则是爱父憎母,这种种的颠倒。上人有位弟子,在九四年生了一场大病。当年冬天那位同参就将要往生,那天晚上她在还医院的加护病床上;上人是在美国,就可以跟上人沟通了。她不是做梦,就在那个弥留状态,上人跟另外一位同修讲:你们两个今天晚上不能睡觉,打起精神来念观世音菩萨。她们念了一段时间,那位同参就醒过来了,告诉我们:“刚刚上人就是在这个重要时刻救了她。”

当时,医生给她一杯药水,她喝下去是很正当的事,哪知那一杯药水,变成一大片海水,那位同参就在那个苦海里面游泳;她不会游泳,谁救起她呢?是观世音菩萨把她救到沙滩上,其实她人是躺在病床上。当她那个时候看到所有的业障都要来讨她的命,充满整个房间,她旁边的病床只有一个婴儿,躺在篮里。上人就跟她说:“你要去投胎当这个男孩吗?”她说她要。上人真的是一针见血跟她说:“可是还在六道轮回哦!”这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她说:“不!我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又活回来了!”

当然在这个重要关头,能够遇到善知识的指导,这个机率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一定要深信切愿,持名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命终时就能够正念分明,感应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慈悲安慰导引。我们的心自然不会迷惑颠倒,舍此一报身,不必经过这中阴身,一刹那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在九九年九月二十一号,台湾中部发生七点三级的大地震,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名叫王国权,当时住在表姐家,是一栋十二楼的名叫金巴黎大楼。地震之后,一楼到六楼陷入地下,所以搜救的行程非常困难。他有一位学佛很虔诚的姑姑,名叫王丽亲居士,服务于台中莲社附属机构──慈光育幼院。这位王小弟是就读于同样是莲社的附属机构──慈德幼稚园。所以,他的姑姑就马上告知院方莲友,大家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并且回向王小弟及所有深陷瓦砾堆中的众生。

同时,他的父亲和姑丈两人就往下,先到地下楼层三楼,一直叫着,他呢大概是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个心,真的是很恳切。这时候,就听到对方有很微弱的声音,“阿-弥-陀-佛”,非常小非常小的声音,他们就朝着这个微弱的声音之处,徒手挖得手指都流血了。挖到最后,黑暗中就看到了他的孩子,在这个瓦砾当中有一个小空间才得以呼吸。因为王小弟平时念佛,和大家至诚念佛,感应佛力加被他,让他深陷地下楼层长达三十二小时之后,能够获救。

我们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要像王小弟这种心。所以在《楞严经》上说道:一切法从心相生,十方三世一切佛土全都住持在心清净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正念分明,内心清净,自然能够跟清净的佛土感应。

隋朝智者大师并说道:“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当年大师在天台山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世尊仍在灵鹫山说《法华经》,只有大师亲见这个境界。之后大师的著作当中有《观经疏》以及《净土十疑论》,专赞净土,永垂万代,利益众生。大师临终舍寿时候,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并且指示弟子专修净土,深悉要义,以西方净土作为归乡。

省庵大师并且说道:“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为最准……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就是说,佛开示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无量法门,以念佛法门最为殊胜,何以故呢?因为不需经过三大祇劫修福慧,只要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可出三界、了生死。我们本具的真如法身就一分分地显现出来,乃至成就无上佛道。

因此古来大德也说,“修道之人心莫疑,疑心若起便迷途。”我们对净土法门要深信切愿,持名念佛。现今在娑婆世界,还未往生之时,无论你修行或者办任何一件事,皆是光明无障碍,将来必定荣登彼岸。最后,在这个岁末年终,恭祝大家吉祥如意!福慧双修!无量光寿!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没有作乐的闲钱

没有作乐的闲钱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天赋很高,七岁就能作文,神气从容,气度非凡。十四岁,张知白以 神童的身份,将他推荐给朝廷,正巧赶上宋真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便让他参加考试。晏殊一见试题,就向真宗说: 这篇赋我...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八)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八)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八) 【所谓无碍庄严解脱者,离一切相,成一切相,虽然如梦如幻,而以不坏梦幻诸境,若不入此梦幻法门者,便如舍利弗,大目健莲等在逝多林不见如来...

海涛法师《学佛人应知》

海涛法师《学佛人应知》

一、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1.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2.身为领众而只做自利之事,乃学佛人之过失。 3.佛学虽博而不怯罪行,乃学佛人之过失。 4.口诀虽丰富但身心却流于凡俗,乃学佛人...

阿弥陀佛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阿弥陀佛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万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号当中具足。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名为假名,但什么叫召?召就是呼唤的意思,把它呼唤出来,这叫召。德是实德,实相的德能。这假名很重要,因为我们众生,特别是...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 《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人处事不要严格要求别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大悲心,增长自己的智慧,这样子才能渐渐地入。 入什么呢?入佛所教导我们的法,但是我们最初掌握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