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法师:天台念佛观

天台念佛观

天台是修「一心三观」念佛,了知法界即空、即假、即中,所以没有可执着,也没有一个真实。虽然没有真实,但是你相信阿弥陀佛的正愿,那么阿弥陀佛的正愿就是唯一的真实。因为唯心所造、唯心所念,心即是法界,一念法界心中,若真信阿弥陀佛,那么整个法界即是阿弥陀佛,所以说:念念念佛,念念即佛!

念佛的时候,并非要你进入一般意义下所说的「禅定」,而是要我们一心「具足信、愿」、「了了分明」,久久执着、妄想渐息,则眼所见、心所缘处处都是「阿弥陀佛」。

这跟「心净国土净」纯就「理」所说的「唯心净土」不一样,而是你于外在「事」相与内心「理」体当中,皆真实的知道、看到,念阿弥陀佛与一念实
相心相应、且「实有」西方极乐世界可生。

既然是跟一念实相心相应,就不必多求什么,只要这一念心专心的念出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专心念即是佛法界!不必于念佛当下更有所求。你在念佛的当下,世间一切的有情、非有情,乃至石头、草木、山、川、大海都在念佛!这是一念等于万念、万念摄于一念的念佛境界。

天台是修「一心三观」念佛,了知法界即空、即假、即中,所以没有可执着,也没有一个真实。虽然没有真实,但是你相信阿弥陀佛的正愿,那么阿弥陀佛的正愿就是唯一的真实。因为唯心所造、唯心所念,心即是法界,一念法界心中,若真信阿弥陀佛,那么整个法界即是阿弥陀佛,所以说:念念念佛,念念即佛!

念佛的时候,并非要你进入一般意义下所说的「禅定」,而是要我们一心「具足信、愿」、「了了分明」,久久执着、妄想渐息,则眼所见、心所缘处处都是「阿弥陀佛」。

这跟「心净国土净」纯就「理」所说的「唯心净土」不一样,而是你于外在「事」相与内心「理」体当中,皆真实的知道、看到,念阿弥陀佛与一念实
相心相应、且「实有」西方极乐世界可生。

既然是跟一念实相心相应,就不必多求什么,只要这一念心专心的念出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专心念即是佛法界!不必于念佛当下更有所求。你在念佛的当下,世间一切的有情、非有情,乃至石头、草木、山、川、大海都在念佛!这是一念等于万念、万念摄于一念的念佛境界。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母亲的灵? 《诗经》的〈蓼莪篇〉说的:「哀哀父母」,我岂不就是那样的人吗?在生之时不能奉侍孝养,母亲命终又不能奔丧。纵然那天是我父母的寿辰,我也不得...

《华严经》为什么被称为经中之王

《华严经》为什么被称为经中之王

华严经的五大特点《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广为流传的一共有80卷,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这部佛经在汉传佛教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年来有“经中之王”的...

没有价值的东西要放在心里做什么

没有价值的东西要放在心里做什么

要怎么修忍辱?(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人问我说:要怎么修忍辱?因为他说他遇到好多困难的境界,实在忍得很痛苦,心里好像压一块石头。我就回答说:你最好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都不会,怎...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八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八集

第八集 南无本事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下面请掀开经本,我们第二品还没讲完,经文我们学习到这个地方。 诸位...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 尽形寿远离杀生。 就是你从生来,一直到你一死,不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要远离杀生。这个远离杀生,就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