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法师:天台念佛观
天台念佛观 天台是修「一心三观」念佛,了知法界即空、即假、即中,所以没有可执着,也没有一个真实。虽然没有真实,但是你相信阿弥陀佛的正愿,那么阿弥陀佛的正愿就是唯一的真实。因为唯心所造、唯心所念,心即是法界,一念法界心中,若真信阿弥陀佛,那么整个法界即是阿弥陀佛,所以说:念念念佛,念念即佛! 念佛的时候,并非要你进入一般意义下所说的「禅定」,而是要我们一心「具足信、愿」、「了了分明」,久久执着、妄想渐息,则眼所见、心所缘处处都是「阿弥陀佛」。 这跟「心净国土净」纯就「理」所说的「唯心净土」不一样,而是你于外在「事」相与内心「理」体当中,皆真实的知道、看到,念阿弥陀佛与一念实 既然是跟一念实相心相应,就不必多求什么,只要这一念心专心的念出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专心念即是佛法界!不必于念佛当下更有所求。你在念佛的当下,世间一切的有情、非有情,乃至石头、草木、山、川、大海都在念佛!这是一念等于万念、万念摄于一念的念佛境界。
念佛的时候,并非要你进入一般意义下所说的「禅定」,而是要我们一心「具足信、愿」、「了了分明」,久久执着、妄想渐息,则眼所见、心所缘处处都是「阿弥陀佛」。 这跟「心净国土净」纯就「理」所说的「唯心净土」不一样,而是你于外在「事」相与内心「理」体当中,皆真实的知道、看到,念阿弥陀佛与一念实 既然是跟一念实相心相应,就不必多求什么,只要这一念心专心的念出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专心念即是佛法界!不必于念佛当下更有所求。你在念佛的当下,世间一切的有情、非有情,乃至石头、草木、山、川、大海都在念佛!这是一念等于万念、万念摄于一念的念佛境界。 沙门有四种: (一)圣道沙门。佛可以称为圣道沙门,菩萨也可以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是以讲经说法为生──以说法作他的生活,这是大德高僧,证果的阿罗汉。 (三)活道沙门。这是以道自活,就是修道的...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因为众生常常一生就是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去奋斗,被这五欲所困厄,从而在娑婆世界轮回不休。 无量劫以来我们习惯了在五欲六尘中打滚,... 一 问:修行人当谋何事?曰:谋道。 问:道可谋乎?曰:谋其天然。 问:既天然又何以为谋?曰:谋,亦天然也。 问:善哉!斯谋?曰:当虚其心以待之,断其念以求之,大其量以容之,慎其行以养之。然后方可与谋...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因缘具足,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要具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学佛这件大事更是如此。所以学佛的人都发愿他生来世再得生命时,不要遭遇三灾八难。三灾即世界上的劫数:刀兵劫、瘟疫劫、饥馑劫。... 问: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答:如果你的工作生活很忙碌,你首先问自己,我怎样做才能确保往生有份。对我们大多数众生来说,这一世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够带业往生,念佛三昧不容易得到。念佛... 华严经的五大特点《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广为流传的一共有80卷,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这部佛经在汉传佛教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年来有“经中之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