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师:让提婆达多告诉您,念佛威力有多强!

让提婆达多告诉您,念佛威力有多强!

定空法师

念着“南无”入地狱,往后经历一贤劫,辗转往生诸天上,六十劫中往生天,最后受身称“南无”,便证缘觉辟支佛,其号即名为“南无”。

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提婆达多身陷地狱,兄弟阿难亲眼目睹,虽然明知提婆达多自招恶行,而得此果报,然以欲爱心未尽,故而悲泣不能自已。怨叹提婆达多出身王种,居于转轮圣王位,以其聪明利根,此生应当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而得证果,所作已办,更不受胎,于无余涅槃果而般涅槃,而今竟身陷地狱。

佛乃为阿难说提婆达多未来生处:提婆达多于往昔世尊本行菩萨时,世世生生常为怨隙,今以过去怨雠,故于如来所起杀害心,以致有此恶果。然而提婆达多兜于命终之时,为地火所烧,刹那间便发忏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却不究竟,方得称“南无”二字,便入地狱。弹批顷之善意,其福德难以为喻;更何况提婆达多博古明今,多所诵习,总持诸法,所闻不忘。以此刹那的喜悦心,向于如来,在地狱中,经历一贤劫,当生四天王上;复辗转生三十三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六十劫中,不复堕三恶道,往来天人中,最后受身,剃除须发,着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提婆达多于最后命终之时,起行悦心,称“南无”的缘故,后成辟支佛,号即为南无。

大目犍连听佛说提婆达多未来将出恶道,成辟支佛,乃自告奋勇,欲往阿鼻狱中,为提婆达多说此事。于其狱中见提婆达多身受极苦,闻目连传达佛语,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切切企盼目连敷陈佛陀言教,目连遂转告佛陀悲愍拔苦,以及为之受记的种种事。提婆达多听罢,欢喜踊跃,深深感念佛陀的慈悲,济度无量,愚惑兼化,善心因此而生,对佛之言教深信不疑,心意专正,地狱之苦也甘之如饴,无足论矣。

提婆达多生生世世与佛常相怨隙,此生又事事害佛,执迷不悔,以致堕阿鼻狱中受大极苦。但以临终前一念善心向佛,又复归依,佛陀因此为提婆达多授记,将来转生人天,六十劫后成辟支佛。到了法华会上,佛陀为了证明人人皆有佛性,提起了与提婆达多过去的一段因缘: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莲华经》,若不违我,当我宣说!”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即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提婆达多因过去这段善根因缘,当来之世必定成佛。故而佛陀再度为他授记:

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世界名天道。提婆达多不但未来成佛,而且未来世中度众无数: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提婆达多是恶人成佛的范例。由此事证,虽然是极恶之人,即使堕于三途,只要有一念之善,至诚归依三宝,即可藉由不思议佛力法力,而得救济。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念观音,学观音,做观音》

圣严法师《念观音,学观音,做观音》

2006年11月9日,这一天正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圣严师父在纽约东初禅寺向信众讲述与法鼓山关系密切的观世音菩萨。师父娓娓道述观音菩萨的出现、功能、经典出处,让我们从中学习用 观世音法门来帮助人、用...

慧律法师: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我先来举个例子,看看你们能否理解。比如说,这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指的是念佛人的心),前面高空上有一个太阳,如果...

现在人很多人误会,不知道佛是什么

现在人很多人误会,不知道佛是什么

什么叫真的?真是永恒不变凡夫都执著有个我,拿什么来执著?拿身,这身是我。佛告诉我们,身是假的,它有生老病死,它不是真的。什么叫真的?真是永恒不变,那是真的。凡是会...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出「生饭」,施与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诃利帝母等罗刹鬼子母诸鬼神,称为出生。生饭,意指施与鬼神众生之饭,为「众生食」之略称,而非指未经煮熟之饭。...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地方。 正念,包括他愿往生的念还在占主导地位。这个正念...

达照法师:业风与心力

达照法师:业风与心力

这个风大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要关注的最关键的问题。风大,佛教有一个简单的名称,叫做业风。业是什么?身口意三业。业就是行为,身体的行为是身业;语言的行为是口业;思想的行为是意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习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