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智长老的传奇人生

  佛智长老的传奇人生

  今生遇正法,披得福田衣。

  他7岁出家,24岁任方丈衣钵,重建千年古寺,还教授过众多的高僧大德,缔造了一个佛教界的传奇!他就是——佛智长老。佛智长老,临济正宗第四十六世、昭觉寺第十五代法嗣、应天寺前任方丈。他世寿109岁,与佛结缘百年,临终后竟然天降祥瑞,菩萨显灵,惊现神奇一幕……

  7岁出家,24岁任方丈

  1906年,佛智长老,出生在四川成都。因战乱遭破产,7岁去新繁华林寺出家。佛智长老自幼聪慧过人,深入佛学瀚海,潜心研读,广泛地研读佛教经论及儒家典籍,成为了一名博学的僧人,对佛法妙理有精深的领悟。20岁时,便到成都昭觉寺受具足戒,从此他与昭觉寺结下了不解之缘。20年代,全国各地寺院竞相开办佛学院,佛智长老有幸成为昭觉佛学院第一届学僧。佛学院毕业后,佛智长老留校当了教师,后来负责整个佛学院的教学。

  法师为人宽厚仁慈,严持戒律,24岁时任方丈衣钵,后同任督监、知客、教务主任达十年之久。经他教授过的知名高僧有:清定法师、海山法师、济尘法师等人。

  重建古寺,弘法利生

  1982年,佛智长老被邀请回成都主持恢复昭觉寺工作。悲心护念三宝道场的法师毫无犹豫,收复了圆悟国师塔地,重建昭觉禅林。1985年,佛智长老在双流重修了应天寺并建立了双流县佛教协会。应天寺为唐僖宗幸蜀驻跸而命名,由于历史原因破败不堪,仅存清初两重破殿,法师来此后,率僧众扩土重建佛殿、楼阁、塔林。十余年呕心沥血,他到处化缘,亲自监工,在短短的几年内,一座全新的道场重新屹立在双流大地,牧马山下再次燃起香烟,奏响梵乐。如今,应天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刚壁画,一座唐代古建筑群毁而复生。

  此外,佛智长老注重提高佛教徒的素质,举办佛教文化培训班,资助穷苦学生念书,弘法利生,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宗教工作正常开展。

  百年佛缘,惊现神奇祥瑞

  2012年,佛智长老在应天寺安祥示寂,世寿109岁。追思法会当天,顷刻间天降豪雨,冲洗着凡世红尘。师父法体抬出大雄宝殿的那一刻,天空佛光乍现,还显现了龙型佛光,直射大雄宝殿。当师父荼毗之时,雨后天空惊现彩虹,整整一条跨过应天寺……火化后,师父示现133粒舍利,殊胜至极!

  佛智长老,悲深宏愿,智慧如海。他的一生是不断修行、追求圆满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服务大众的一生,它用踏踏实实的脚步给后辈修行人践行着佛陀的智慧与慈悲,为我们点亮了修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的方向!

 

点我:

相关文章

《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

海涛法师:想出家动机很重要

海涛法师:想出家动机很重要

我认为出家是好,很容易修行乃至利益众生,也无挂碍;而且出家人的形象就是一个佛,就是三宝,那是很伟大的,只是说为了要出家,心态上面很重要,出家的动机很重要。讲我自己...

【持戒】-什么是持戒

【持戒】-什么是持戒

持戒(佛教解释)  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著。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

黄柏霖:家庭聚会培养感情

黄柏霖:家庭聚会培养感情

像我来讲的话,小孩子他也是这里面讲的,认为「父子兄弟为俗物,不乐相对」,但是我常常都会做一个典范给我小孩。我小孩如果听到,我讲佛法,讲经,他说:「爸爸你好了不起喔...

宝贤龙子――供养皈佛授记独觉

宝贤龙子――供养皈佛授记独觉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海中有一龙王(Naga Raja)名宝,长大后取了龙妻,夫妻共享美好的生活。后来,生下了一个很庄严的龙子,夫妇为小龙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父名宝故,子取名为宝贤。它们用...

因愿得证罗汉

因愿得证罗汉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