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不算念佛

本文为原作者投稿(微信名:十三维次)

愚学近日多看海贤老和尚往生纪事光碟,老和尚告诫旁边居士说:“念佛不念到一心不乱不算念佛”。听后心中稍有疑惑,曾看很多大德对一心不乱的解释,感觉要达到一心不乱好难,一心不乱如何能得?

正纠结于此时,愚学诵《佛说阿弥陀经》过千遍时,突一日诵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感悟到原来一心不乱只要一直念下去,都可得到,为什么能得?《佛说阿弥陀经》后面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所以不必从教理上去解释和理解一心不乱,因为有阿弥陀佛,诸佛加持护念,只要一心念佛时刻提起佛号,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就会达到一心不乱,功到自然成。

那么一心不乱的境界是什么呢?有居士又问海贤老和尚一心不乱的境界是什么,老和尚笑着说:“一心不乱没啥说的”。到时阿弥陀佛会和你打个招呼,所以一心不乱的境界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如净空老法师说的读经千遍其义自见,经一直诵不问其义,佛号一直念,自然而成。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许别人来占有,夫妻间的感情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因此,当感情受到外人侵犯时,就会发生许多问题。 其实,真正的感情...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当我们回忆印光大师时,在读着他的著作,瞻仰他的遗物时,从中分明感受到他老人家就在我们身...

宣化上人:谁把你绑住了

宣化上人:谁把你绑住了

以前有个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请法,他说:「请问上座,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这位高僧说:「谁把你绑住了?」说完了这句话,这个和尚即刻就开悟了,「噢!原来没有人绑住我呀!是我自己绑着自己。」自己若不绑...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并加以融化光大,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伟大悠远基础上,更开展中国佛法之许多特色。...

一颗有主的心

一颗有主的心

元朝的时候,连年的战火,局势动荡不安,老百姓有家归不得,为了保全性命,流窜各地。有一个读书人叫做徐衡,他也随着逃难的人潮,来到一处偏僻的村镇。难民们赶了一天的路,个个又饥又渴,看到路边的果树,大家欢...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阿那楼驮,此云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果报充足,天眼第一。《弥陀略解圆中钞》 下面看最后一位尊者阿那楼驮,又叫阿那律,有时候又翻成阿泥卢豆,这都是不同的音译。佛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