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不算念佛

本文为原作者投稿(微信名:十三维次)

愚学近日多看海贤老和尚往生纪事光碟,老和尚告诫旁边居士说:“念佛不念到一心不乱不算念佛”。听后心中稍有疑惑,曾看很多大德对一心不乱的解释,感觉要达到一心不乱好难,一心不乱如何能得?

正纠结于此时,愚学诵《佛说阿弥陀经》过千遍时,突一日诵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感悟到原来一心不乱只要一直念下去,都可得到,为什么能得?《佛说阿弥陀经》后面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所以不必从教理上去解释和理解一心不乱,因为有阿弥陀佛,诸佛加持护念,只要一心念佛时刻提起佛号,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就会达到一心不乱,功到自然成。

那么一心不乱的境界是什么呢?有居士又问海贤老和尚一心不乱的境界是什么,老和尚笑着说:“一心不乱没啥说的”。到时阿弥陀佛会和你打个招呼,所以一心不乱的境界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如净空老法师说的读经千遍其义自见,经一直诵不问其义,佛号一直念,自然而成。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出家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师答:法无定法,善巧方便只要你用佛的心,同时又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个问题是很难,你要好好的照顾信徒,但是又不能让信徒产生错觉。 比如说,我们是一个比丘,...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一、四烦恼 二、建立正确心态 三、结语 一、四烦恼 1、我见 学佛之前,先学修养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然后执著自己所看到的,排斥别人、攻击别人,当他拥有自己的看法之后,就抵死不肯舍弃...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高明,很有修持。因此贡高我慢之心,招起宿世曾受怨害之怨家对头,为其现身,入其心窍。弄得才不成才,修不成修。 使此人谦恭孝顺,由此修持之力,当能消灭...

恒传法师: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恒传法师: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问: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怎样去理解,请师父解疑。答:此偈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偈云,此偈示心佛无差别之皆。人皆有心,故人皆可以...

圣严法师《动静不二皆是禅》

圣严法师《动静不二皆是禅》

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越厉害。因此便有人希望透过禅修来帮助他们,以寻求内心的安定。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禅修只是暂时把自己关在安宁的环境中,盘起双腿,一念不生,一旦走出禅...

病是众生之良药

病是众生之良药

【原文】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药与病反,奈何以病为药?盖有形之身,不能无病,此理势所必然。而无病之时,嬉怡放逸,谁觉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实,人命无常,则悔悟之一机,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