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念佛念咒,水的分子也跟着变化

南怀瑾:念佛念咒,水的分子也跟着变化

净土法门念一声佛号,叫做“三根普被”,这句话是最大的教义,也是佛教最重要的,大家却很轻视。哪三个根呢?第一等聪明的人是上根,就是昨天我引用孔子讲的“生而知之”的人;第二等“学而知之”的中是[根]等人;下根中最笨的人。上中下三等,三根普被。不管你高智慧或最笨的人,念一声佛号,心一静,什么魔啊鬼啊,当下都宁静了。

不然你们可以去做个试验,养一只猫,或一条狗,这些动物在动得很凶猛的时候,你静静站在前面,看着它的眼神,你的心进入它的心里头,念南无阿弥陀佛,它就安静下来了。

我以前的一个老学生,就是朱文光博士,这里老一辈的都叫他师兄,他是台湾人,他跟我最早,死得也最早,学农化的,美国留学,既学佛又学道。我吹牛给你们听,他真是大科学家,虽然学农化,什么都懂。他有科学问题解答不了的就跟我来讨论,开始做试验,讲了很多东西。

有一个阶段,他测验念佛、念准提咒的功效,把稻子、花木种两排,用念过咒子、念过佛的水浇一排,用普通的水浇另外一排。两三个月比下来,发现用念佛念咒子的水浇的稻子、花木长得非常好,比一般好地两三倍。

他说开口对着那个水念大悲咒或准提咒,或念心经,或者念阿弥陀佛,效果都不一样,水的分子跟着变化。

开口念和用意识默念,又是两样效果。

你们没有经验,大概古道有点经验吧。像我当年在峨嵋山上闭关,山上三年把人世间一辈子的清福已经享完了。所以我说我这一辈子的福气从此没有了。你们以为做官发财的有福气,在我看来没有福气,真的福气是清福。

在那个峨嵋山顶,到了秋天九月十月之间,已经大雪封山了,上山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可以走路上来的。要从山顶下来除非是滑冰下来。也有些和尚师兄弟们,屁股上包个大草席,拿两个手棍,从山顶上“哗”一路滑下来,那真是万山冰雪。

我那时享尽清福,每夜的月亮都看得到,不管弯弯的眉毛月,半圆的月,圆满的月。看到上空都是蓝天,加上万山冰雪,四周上下整个是水晶世界。尤其夜静更深,不要说人看不到一个,鬼也看不到半个啊。那是冷得很哦,冷到已经不知道自己冷不冷了。就在那个时候朗诵一声诗句,或者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整个大地好像都在震动。

现在我们大家在座的都住在城市中,红尘滚滚,多少烦恼。但是,自己回到小房间,乃至有一个小地方坐下来,眼睛一闭,算是自己死掉了吧!什么都不管,心中南无阿弥陀佛一念,同山顶的境界是一样的清净。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如果我们一切的...

从小我到无我

从小我到无我

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得;禅不是哲学,哲学却无法超越禅的领域;禅不是科学,科学重实际、重经验的精神,亦正是禅的要求。所以请...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因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06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06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06:舍利出八胜处声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声,通体蕴神灵。听舍利子音,闻八胜处声。累功积德依大乘...

药师山·紫虚居士:爱情中的如来

药师山·紫虚居士:爱情中的如来

达赖六世爱情中的如来 药师山紫虚居士 在喜马拉雅山脚的西藏,令人陶醉的情歌流动在草原上,在山坡上也在月光中。这个物质匮乏的世界于是开始充满了梦幻般的甜蜜与欢乐...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 既然是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弘扬净土法门时只能是述而不作,要依据佛的圣言量加以诠释。离开圣言量去谈净土法门,一定会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