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华严大士赞叹念佛法门
华严大士赞叹念佛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是一个孝子,大孝子,他把自己的母亲迎到寺院,就引导她念佛。他的母亲呢,开始就想家、想儿女,念佛念不下去,一见到她儿子的面就是谈家里的事,所以长芦宗赜禅师就劝她,她还是心安定不在念佛上。所以长芦宗赜禅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跟他母亲见面。他母亲看他也不来,那没有办法,那就念吧,念着念着,哎,念出味道了,念得上轨道了,所以你看不看我没关系,有阿弥陀佛来看我了,所以宗赜禅师很善巧方便。等到他母亲往生的时候,长芦宗赜禅师就去助念,效果很好,瑞相昭然,成就往生。那么这个长芦宗赜禅师真的是做到了佛门中的大孝中的大孝,“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自己的双亲能够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为儿子的孝道才究竟圆满。 宗赜禅师等他母亲往生之后,他深刻感觉到,这个念佛一法的殊胜。所以他以一个宗门下的大善知识,却做了一桩什么事情呢?启建“莲华胜会”,建了一个念佛的团体。莲华胜会他也发一个小册子,专门记数,你念一千声一万声就划一横、划一竖,划格子的,以记数念佛来这个。大家都可以来参加,登记名字参加莲华胜会。有一天晚上,长芦宗赜禅师做一个梦,梦见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相貌非常清美的一个人过来,三十岁男子,乌衣白巾,穿的是黑色的衣服,戴着的是白色的头巾,非常庄严。他来了就说:“听说你有莲华胜会,我要报名参加你的莲华胜会。”宗赜禅师就说:“哦,好好好,你报名参加,你叫什么名字?”那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就说:“我叫普慧。”好,他就把“普慧”记下来,一记下来,那位三十左右的男子就说:“我的家兄普贤也要参加。”他就把“普贤”也记上了。记上之后就醒过来,醒过来一细想,“哎,普贤、普慧可不是华严会上的两大菩萨吗?”哦,一下子他就很激动,“你看,我在这个世间建一个莲华胜会,居然能得到华藏世界大菩萨的拥赞呐!”可见普贤、普慧这样的华藏大士,对于我们在这个世间念佛,他们都很欢喜、很赞叹,要加持我们的。 问: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度十方世界众生,回到了娑婆世界,会不会因为五浊恶世的影响又造业,又受报,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对往生之后发愿回娑婆世界普度众生这一点你一定要...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佛;口业要称叹,就念阿弥陀佛名号;要读诵就读诵净土三经;要观想就观想极...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要定慧的功夫,只要你有深信切愿。从信心下手,以信愿感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这桩事情确实是法界里面的一桩大秘密。 这就是阿弥陀佛成就的四十八大愿,在法...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43:示现神足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弘法为他觉,力示现神足。精进无涯依大乘,令发...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此诸句义,名... 儿女,有四种来头:一是报恩,一是报怨;一是还债,一是讨债。大家都能明白,“讨债鬼呀……”。我就遇到一个讨债鬼,那真的是讨债鬼,就在我们弘愿寺旁边住的一家,妈妈信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