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华严大士赞叹念佛法门

华严大士赞叹念佛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是一个孝子,大孝子,他把自己的母亲迎到寺院,就引导她念佛。他的母亲呢,开始就想家、想儿女,念佛念不下去,一见到她儿子的面就是谈家里的事,所以长芦宗赜禅师就劝她,她还是心安定不在念佛上。所以长芦宗赜禅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跟他母亲见面。他母亲看他也不来,那没有办法,那就念吧,念着念着,哎,念出味道了,念得上轨道了,所以你看不看我没关系,有阿弥陀佛来看我了,所以宗赜禅师很善巧方便。等到他母亲往生的时候,长芦宗赜禅师就去助念,效果很好,瑞相昭然,成就往生。那么这个长芦宗赜禅师真的是做到了佛门中的大孝中的大孝,“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自己的双亲能够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为儿子的孝道才究竟圆满。

宗赜禅师等他母亲往生之后,他深刻感觉到,这个念佛一法的殊胜。所以他以一个宗门下的大善知识,却做了一桩什么事情呢?启建“莲华胜会”,建了一个念佛的团体。莲华胜会他也发一个小册子,专门记数,你念一千声一万声就划一横、划一竖,划格子的,以记数念佛来这个。大家都可以来参加,登记名字参加莲华胜会。有一天晚上,长芦宗赜禅师做一个梦,梦见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相貌非常清美的一个人过来,三十岁男子,乌衣白巾,穿的是黑色的衣服,戴着的是白色的头巾,非常庄严。他来了就说:“听说你有莲华胜会,我要报名参加你的莲华胜会。”宗赜禅师就说:“哦,好好好,你报名参加,你叫什么名字?”那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就说:“我叫普慧。”好,他就把“普慧”记下来,一记下来,那位三十左右的男子就说:“我的家兄普贤也要参加。”他就把“普贤”也记上了。记上之后就醒过来,醒过来一细想,“哎,普贤、普慧可不是华严会上的两大菩萨吗?”哦,一下子他就很激动,“你看,我在这个世间建一个莲华胜会,居然能得到华藏世界大菩萨的拥赞呐!”可见普贤、普慧这样的华藏大士,对于我们在这个世间念佛,他们都很欢喜、很赞叹,要加持我们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83年逢甲大学佛学问答录》

慧律法师《83年逢甲大学佛学问答录》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人,古来高僧大德,都离不开下面这几句话。学佛第一个要有长远心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

纵观邪淫者的家庭共有现象,父母子女多灾多难

纵观邪淫者的家庭共有现象,父母子女多灾多难

纵观邪淫家庭。发现一个规律。家中有子女邪淫,父母肯定也多灾多难。很多子女邪淫后,父母也接着发生不顺的事情。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与最亲的人,共业影响最近最大。上天不可...

拜佛有三层意义

拜佛有三层意义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还有鼓励人去投机取巧,走偏锋的负面作用。修行的拜佛,则有三层意义:1.忏悔罪过,2.修持禅...

慧律法师《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慧律法师《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喜欢评论出家人的对错是非,不守规矩不持戒律等等,其实出家比丘、比丘尼都不可以说僧过恶,何况在家人呢?因为说僧过恶,就是谈论是非,造作口业,恶口妄语,同时也...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要自己安乐。还要去帮助别人,劝一切众生学佛法得到安乐解脱。对不明白佛法的、不知道佛教义理的,你要给他们讲,让他们都明白。这叫随缘度化,可称之为菩萨。...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