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念佛法门之心要
念佛法门之心要 净宗与通途法门迥异的特质在于阿弥陀佛的果觉愿力作为一种超验的存在,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等众生有着一种隐秘而实存的互动关联。这种关联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有如是的表诠:“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意谓阿弥陀佛以众生界为所化之境,能化的阿弥陀佛法身普遍地渗入到任一众生的念头中。法身内蕴报身与化身,是故吾人介尔一念,全体具足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于是,当吾人心想阿弥陀佛相好或持念万德洪名时,这能念能想的心便具足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佛的相好光明就从我们能念的心中显发出来,那么吾人能念佛的心当下就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揭念佛法门之心要,彰显念佛成佛之妙用。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是心作天,是心是天;是心作畜生,是心是畜生;是心念佛号,是心即佛。是故,我们的心系念六字洪名,那么阿弥陀佛遍知法界事理性相如大海般的深广智慧,就在吾人念佛的每一念中启发出来。 这段经文彰显真善美慧钩锁相连之意蕴。我们以至诚心忆佛念佛,这是真;所念的是佛法界,这是至善;具真善便自然显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美;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有真善美的性德显发,便会开启智慧。即谓阿弥陀佛遍知法界事理奥藏的深广智慧,便从忆佛念佛心中生发出来。证知信愿持名即是真善美慧。阿弥陀佛借助六字洪名,向九法界众生传达真善美慧的文明,将众生从假恶丑愚的沼泽中拔济出来,安顿到常乐我净的涅槃净土。净土法门彰显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乃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至极圆顿。 做个快乐念佛人 ──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宽运法师 午斋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时间过得非常的快,转眼之间,这几天就过去了,看到大家非常精进的念佛,... 第三十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好,放掌请坐。诸位同修,上一堂课称佛名号品,后面这些经文,我们... 第二十三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诸位同修我们这一堂课,来讲第八品,阎罗王赞叹品。看到阎罗王也到... 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吾人最切要者。莫若自心。世间善明心要者。莫若佛法。然佛法非僧不传。僧宝非戒不立。戒也者。其佛法纲维。明心要径乎。慨自正教日替。习俗移人。髡首染... 诵持默念少意言 示教利喜化大千 所作诸法悉究竟 不增不减到涅槃 学咒要先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心正了还不行,还要诚意。诚意即念兹在兹,丝毫都不马虎,不可敷衍了事或苟且... 【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总佛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半满①、权实②、偏圆③、顿渐④种种法门,无非显示唯心自性,圆成无上妙觉而已,得非总一大念佛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