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五福骈臻之窦禹钧

  窦禹钧。累官右谏议大夫。致仕。子五。仪。俨。侃。偁。僖。相继登进士第。冯道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当时号为窦氏五龙。史官论曰。其门族宦业之盛。或以为阴德之报。亦义方之效也。(《窦仪传》)

  窦禹钧 五代 后周,渔阳(今河北省 密云县西南)人,以词学出名当世,累官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为人笃实纯厚,慷慨乐于助人,治家的法则,为一时楷模。

  禹钧幼年丧父,事奉其母,非常孝顺。三十岁时,还没有儿子。有一天梦见已死的祖父告诉他说:「你命中无子,而且寿命短促,应当及早力行善事……」禹钧恭敬地承受教诲,从此发愿行善。

  曾经有一家仆,盗用他的钱二百仟,唯恐被查觉,便写一张券契「永卖此女,以偿还所欠的钱。」挂在他小女儿手臂上,从此远走高飞,离开了窦家。禹钧怜悯这个小女孩,便烧掉券契,将她抚养长大成人,又为她选择好的对象婚配。凡宗族亲戚有丧事,家贫不能办的,都资助他丧葬,凡见人有遗孤穷困无力嫁娶的,一一帮他婚嫁,许多贫困的朋友以及四方贤士,多仰赖他得以维持生活。禹钧每年计算收入,除留作夏冬伏腊两次祭祀以外,其余都用作济人之急难。又建造书院数十间,聚集书籍数千卷,聘请名儒为师,凡家贫而有志求学的士人,一概义务收留,供给膳宿,让他安心就读,由此栽培学子,因而出身而名登贵显成为国家人才者甚多。

  后来禹钧又梦其祖父告诉他说:「上天因你有阴德,增延你的福寿三纪(三十六年),赐你五个儿子各个贵显荣耀,将来你善终之后,当生天为洞天真人仙位。」由是禹钧更积阴德,他的五个儿子相继登进士第,长子仪官居尚书,次子俨翰林学士,三子偁参知政事,四子侃官起居郎,五子僖任左补阙,八个孙子也都显贵。禹钧享年八十二岁,临命终时,自己沐浴辞别亲友,谈笑自如安详而终。

  范文正公记录其事迹,以训勉子孙效法。冯道赠禹钧诗其中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称叹他,当时号称燕山 窦氏五龙。史官评论云:「窦氏门族,为官的兴盛可谓累积阴德的善报,也是家教有方的绩效。」千秋传为美谈。

  ※先德云:「凡夫认命,智者造命。」试观禹钧,由于梦见先祖指点,就能感悟,从此终身乐善济人,广修阴德,居心行事,如此仁厚,终能召感五福,降临家门。足见但能改变心行,命运自然随着转变。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既好享受,又很吝啬,他总是喜欢让别人侍候他,又不愿意付工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他效劳。  在他所统治的国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女,她不但长得美若天仙,更有一副好歌喉,还弹得一手...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十方如来初发心,都是因为文殊菩萨的教化之力,由此可见文殊菩萨功德之殊...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妙高法师曾精进修行,长久以往他发现自己有点懈怠,于是为了鞭策自己,选择了在悬崖边打坐悟道。若是一时陷入昏沉,很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以治自己的堕心。一日妙高法师正打着坐,一不留神睡意来了,一不...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一是基础,没有一哪来九

一是基础,没有一哪来九

  南山雷音寺的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后来一郎中建议:“要不试试这种药。”他说出了药的名称。这是一种名贵的药材,须每年春天连花带枝一并采摘,这种药材一株要卖到十多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