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必须常垂训诲,令诸子女知世间道理,知

昨接手书,知又得麟儿。喜甚。书中所说皆有道理。张奂伯教子女之事,乃知体而不知用,不可全取为法。至于幼时,又须以因果报应之事与净土法门之利益,于学堂回时谆谆训诲。则子女现时蒙念佛之益,必能免意外之虞。将来以为立家立业,及灭罪得福之本。若全不与学堂交涉,则不谙时务,纵有作为,亦难进步,况庸常者乎?在家人必须先要得一谋生之法。奂伯之举,可用于三十年前,不可用于今日。今之时,是何时也?乃伪妄排挤,互相竞争之时。倘与伊等全无交涉,必受其欺侮,而难以安身矣。

至于法名,大儿已经皈依,即不须另取。余者仍以福字为首,慧、融、渊、和、明。其母宜名师越。以宋荆王夫人王氏,自行化他,专修净业,为女中之冠。若名师王,似不合宜。以夫人亦称越国夫人,故以名越为妥。又离五浊,生净土,乃超越凡俗浊恶,至往生以后之渐渐上升,亦超越事也。名者,实之宾。必须常垂训诲,令诸子女知世间道理,知佛法道理。将来为人父母时,自能为子女立规立法。不至虽有上等天姿,如俗某某、僧某某者,皆以堪作佛祖之姿,为自他塞人天之正路,掘地狱之深坑。其源皆由于乃父乃母初未尝以因果报应之若事若理,以启迪之故也。因果不讲,则名、实绝不相应矣,而况欲得为圣为贤、成佛作祖之实效乎哉?因果二字,为今日救国救民之正本清源,决定要义。舍此则无术矣。况教子女乎哉。

印光法师:“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诉普广菩萨说:将来的世界中,假使有善良的男子,善良的女人,听到地藏菩萨的...

星云大师《为丈夫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丈夫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要诚心诚意地告诉您:小的时候,我在父母的呵护下逐渐长大;及至成年,我许配给现在的丈夫,和他生活在同一个屋檐底下。 请容弟子在此向您倾诉: 身为一个女人,和另外一个男人组织新的家庭...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我何人斯。自绝佳会不得已。如...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造远景, 这才是真实而永恒的福德智慧。 虽然从佛法的智慧来看,世间的一切,包括妻子舍宅,都是暂时的拥有、虚幻的依靠;但是,作为凡夫,我们还是不得不有所...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

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 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