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子女不孝的原因

在《汇编》里面又有提到不孝的原因,有这些情况。我们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才能够用好的方法来教育下一代,好的方法来反省自己,来行孝。所以《三字经》讲到,“人不学,不知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每一个人要扮演好自己的本分、角色,都要学习这本分当中的道义、道理。

这个《汇编》提到,小的不孝有几种原因。第一个,从小“骄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在心偏了,心“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教育孩子喜欢这个,讨厌另外一个,偏心就出问题了。自己的心偏了,孩子的心也随着我们偏掉了。所以教育孩子,“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从小要让孩子不要浮躁,而且一举一动稳重,而且对人事物恭敬,“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公平,正直,威严,讲道理、明理,“是做家长第一法”。这些格言都点得非常的透彻。一骄宠,就没有公正、严明了,所以要有理智才能教育好孩子。

第二个,是忽略了孩子养成好习惯,就从小染上坏习惯了,这就不孝了,就很可能纵欲了。染上这些坏习惯,以后要改就很困难。所以其实我们成年修道,为什么五年要持戒?那首先得把这一生染上的坏习性,要把它去除掉。烦恼去除掉,智慧才能增长。那这个习惯的养成,就父母要用心来陪伴,来教导。

第三个小不孝是不知足、放纵欲望。所以欲不可纵,这很重要。因为假如孩子贪欲很重,那他这一生就变欲望的奴隶了,他就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了。

第四是“忘恩记怨”,心里面都装着不愉快、埋怨父母,这是小不孝的第四个因素。

大不孝有四点,第一个,贪财。面对财物,很可能兄弟都闹翻了,父母就伤心欲绝,甚至现在严重到孩子告父母上法院,这大不孝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恋妻子”。就是心里面只装着太太跟孩子,完全不关心父母,这是大不孝第二个原因。

第三,“嫖荡”。这个恶习已经完全控制不住了,好色,然后游手好闲,每天动歪脑筋,可能就犯罪了。

第四个,“争妒”。就是在那里跟兄弟、跟家里人嫉妒争宠,这是大不孝的第四个原因。

所以从小长孩子的善心、孝心,不能长这些坏的习性。所以“蒙以养正,圣功也”,从小把孩子的德行扎了根,这是神圣的功业。所以为什么我们老祖宗特别强调母亲的重要?母亲称为“太太”,那代表“太太”是培养出圣人的重要关键所在,在母亲的教育、德行。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课程 10-014-037感恩老师!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要我们至诚恳切的心,从清净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因为这个智慧是我们本有的,无师智、自然智、广大智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现在为什么我们显发不出来,这就从前面我...

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问:念佛法门,南传佛教比较少用,想请问上人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宣化上人答:信仰好象五味似的,佛所说的各种法门也就好象味道似的。酸甜苦辣咸,你不能说酸的是第一,也不能说甜的是第一,也不能说苦的...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现,较之比丘尼的出现,早了一些,那大概是在佛陀的亲生子罗睺罗随佛出家时,才开始有沙弥的。 佛教的出家人的僧团,也像是个大家庭的情形相似,出家人出了俗...

冲子女发脾气,会坏了孩子的性灵,让他愈加愚笨

冲子女发脾气,会坏了孩子的性灵,让他愈加愚笨

父母亲注意不要对小孩发脾气,生气上火。不要用脾气管孩子,你一用脾气管孩子,你的气火就跑到孩子的头上,坏了孩子的性灵,在孩子的头上加...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二十五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二十五集

第二十五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诸位同修一天又过去了,我们《地藏经》第八品还没讲完...

能遇到佛经是无量劫来的福德

能遇到佛经是无量劫来的福德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 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佛经;假使没有原始的经本,还拿什么去复印啊!怎么能印得出来啊!现在的写作文章,不能算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