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从哪来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您说是吗?’

  佛陀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为阿难说了一则公案。

  过去有一位大富长者,拥有各式珍奇异宝,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独缺取得不易的深海赤珍珠。于是长者决定出海采珠,在突破种种难关后,终于找到赤珍珠的产地。

  珠蚌生性嗜血,为了得到这稀世珍宝,长者以刀刺身,将流出的血装入油囊中,并且垂至海底,引诱大蚌出而食之;一旦蚌壳打开,就趁机剖蚌取珠。就这样,长者一次次地刺身取血,一次次地入海剖蚌取珠,经过三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采集到一袋赤珍珠。

  长者带着这袋赤珍珠回到岸上。不料,同伴们看到如此稀有且价值非凡的宝珠,竟萌生恶念,欲杀害长者将宝珠占为己有。于是众人佯称要到井边打水,趁着长者不注意时,便将他推落井中,并把井口封死。

  坠落井底的长者幸好无恙,不知在井底待了多久,突然听到狮子的吼叫声;长者张开眼睛一看,竟然有一头狮子从旁边的洞穴走进来喝水。长者惊惶万分,心想性命难保,没想到狮子喝完水后就离开了。长者不仅松了一口气,并且循着狮子的足迹,离开这一口井,最后安全回到家乡。

  长者找到同伴的家,对他们说:‘你们抢走我的宝珠并且加害于我的这件事,目前还没有人知道,只要你们将所有宝珠归还,我就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们看到长者安然无恙地站在面前,都感到非常恐惧,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于是将所有的赤珍珠全数归还。

  一天,长者的两个儿子在游戏中把玩这些宝珠,大儿子问道:‘这些宝珠是从哪里来的呢?’小儿子说:‘宝珠当然是从我的口袋里找出来的。’大儿子辩道:‘不对,不对,宝珠是长在屋子里的大瓮中。’

  听到孩子们的对话,长者面露笑意,长者夫人不解地问:‘这有什么好笑呢?’长者回答:‘宝珠对他们来说是垂手可得,他们岂能想像取得宝珠的过程是如此地辛苦?那是因为有我当他们的依靠,才会以为这些费尽千辛万苦、几乎丧命采得的珍珠,是从家里的瓮中长出的。’

  佛陀告诉阿难:‘你只看到我成佛的果,却不知我从无数劫来即不断地勤苦修学,就像小孩认为宝珠是在口袋中,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不了解采珠过程的辛苦。其实,成佛必须修诸万行,积功累德,不是一事、一行、一身就可获得。’

  经云:‘理可顿悟,事须渐修’,修行并不是一蹴可几,而需把握因缘,勤修六度万行,累积福德资粮,‘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此努力不懈,待因缘果熟,自然能圆满菩提道果。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想吃庵婆罗果,便派人拿了钱到他人果园中去买,吩咐道:「很甜美的,你就买来。」他就拿钱去买果了。果园主说:「我这树的果都很好,没有一个坏的。你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人说...

人能开启善心,勇于包容,奇迹便会开花

人能开启善心,勇于包容,奇迹便会开花

  一天,七里禅师正在禅堂的蒲团上打坐,一个强盗突然闯出来,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说:“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七里禅师说,“你自己去拿,...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 著牟子理惑论  东汉牟融(公元166~?年),自号牟子,中国最早的佛教居士。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生于苍梧郡广信县(...

放生免患:26.赤蛇识盗方太夫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26.赤蛇识盗方太夫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26.赤...

放生善报:放生愈疾 12.善愿达天江端木

放生善报:放生愈疾 12.善愿达天江端木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2.善愿达天江端木  仁和江端木...

机关算尽的渔夫

机关算尽的渔夫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鱼。  有一天,村里一位渔夫带着儿子来到与海相通的大湖边,他想这个湖既然与海相通,可能有很多鱼。他刚把钓钩扔进湖里,就勾住一个很重的东西,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