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切皆会舍离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舍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恶行亦会感愁忧、祸患,且要忍受生死轮回之苦。’

  佛陀开示完,即入城托钵。当时,娑扫国城中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梵志与一名年仅七岁的长者子往生,两家人同时送丧,举着五彩的幡旗,妇女、小孩们全都披头散发,亲戚们啼哭悲泣,场面哀痛不已。佛陀回到精舍后,藉由这个因缘,为比丘们开示:‘人生短暂,活不到百年就死亡了,纵使寿命有超过百年之人,最后也难逃一死。因为想要保有一切,所以心怀恐惧。对于事物的贪爱心,源自于错认一切都是恒常不变,殊不知无常总在左右。死亡犹如大海,一切都因之漂荡、动摇,世间人误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应当以智慧心观察真理,勿贪爱这个虚妄不实的我。’

  ‘世间的快乐就像梦境一般,醒来后还能看见什么?贪恋世间种种的人事物也是如此,当神识变灭时,还存在些什么?曾经历过的一切都已逝去,无论善恶已不复见。一切皆会舍离这个世间,唯有过去的声名仍会存在。人们因为过于悲伤转为憎恨,却又念念不舍,贪执爱恋。若能舍离爱着,就可远离恐怖,到达安详自在之处。比丘们莫起妄念,欲望会败坏名声,你们要时时观照身口意三业。今为大众开示无住的道理,应当依此修行,舍离爱憎、悲忧;当如莲花般清净无染,不执着也不希求,不听闻偏邪之事,也无需从中求得解脱,没有染污之念,又怎会有贪着之心?当如莲花般不着相,在污水中生长着,也无需离开污水。应如是修行,闻如未闻,修而无修。’比丘们闻佛开示后,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义足经卷上》

  省思:

  无常是宇宙万象的定则,认清无常,才能由贪恋、爱着中出离,不再虚受身心的生死流转大苦。《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虽在生死流转中,心住正念,随顺觉性,断恶修善,终能成就无上菩提。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 9.放鱼增寿屈师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 9.放鱼增寿屈师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9.放鱼增寿屈师  屈师于元村,遇一赤鲤,买放之。后梦龙王延至宫中,谓曰:君本寿尽,以君救龙,增寿一纪。  【白话文】  9.放鱼增寿的屈师 ...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跋祇国首府毘舍离城,住在城北的大林重阁精舍。  这天,尊者阿难早上准备进城去乞食,一出门,就看到一群来自城里的离车族小孩,以精舍大门的小门孔作箭靶,正在比赛射箭。  尊者阿难...

几则感天动地的神异故事

几则感天动地的神异故事

  故事一:禽鸟助葬  孙良嗣是一位心地仁厚的乡民,虽然家境不好,但是每见禽鸟被人捕获,囚在鸟笼子里,便设法凑钱买来放生。每当打开笼子,眼见禽鸟吱吱飞翔空中,重获自由,心中就感到万分舒畅与快乐。 ...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杀生恶报的故事

杀生恶报的故事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杀生恶报篇 第一章 屠宰】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8. 业债生还的张屠户  杭州有...

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收金刚

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收金刚

  守卫在南天门的四大金刚,闻说普陀山建起了观音院,号称“海天佛国”,香火日益兴旺,心里将信将疑,决意去亲眼看一看。这天,他们驾起样云,飘飘荡荡地往普陀山迸发。  四大金刚在天上是赫赫有名的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