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哲理小故事教会你说话的技巧

故事一:

  有甲乙两人去跟师傅修禅,两个人都很刻苦,但是两个人都觉得很辛苦,因为这两个人有烟瘾。

  因为师父很严格,所以两个人一直熬着,终于有一天两个人都熬不住了,就约定分别向师父请求准许吸烟。

  甲先去向师父申请吸烟,结果被师父棒打了一顿。

  乙后去向师父申请吸烟,结果师父批准。

  甲觉得奇怪,为什么师父会偏向乙?

  乙就问甲,你是怎样问师父的,甲说:“我问师父,修禅的时候,是否可以吸烟?”乙说“你这样问师父当然要打你了。”

  乙说“我问师父,吸烟的时候,是否可以修禅?”师父说“当然可以!”

  这就是沟通的奥妙,沟通的时候,一定不要以自己的目的为目的,一定要以对方的目的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成你的目的。

  这个故事告诉大我们沟通是为了达成共识,不是为了证明你想做什么。当你基于共同的目的去做沟通时,这个沟通是会达成共识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想沟通你想做的事情的话,虽然你的目的可能是对的,你得不到共识,这件事就做不成了。

  谨记:沟通是为了达成共识,不是要传递你的信息!

故事二:

  相传宋朝年间,有个年轻人进京赶考,在街上碰见一人在摆摊卖画。年轻人对书画很感兴趣,就上前观看,可惜画作实在有失水准,他只看了一眼就准备离去。正当转身之际,卖画人叫住了他,并问:“你看我这幅画值多少钱啊?”他直言不讳:“恕我直言,你这画只值一两银子。”说完,继续上路了。

  卖画人面带不悦,但没发作。

  之后,年轻人在科举考试中高中,到朝廷面圣,他吃惊地发现,当朝皇帝就是那个摆摊卖画的人,他有所不知,皇帝卖画只是装样子,真实目的是在微服私访。

  皇帝也认出了他,想再考验考验他,遂又拿出摆摊时卖的那幅画问他:“你认为这幅画值多少钱?”

  这的确给年轻人出了一个难题,仍然说只值一两银子,似有大逆不道之嫌。但他又不想违背自己的价值观,为讨好皇帝出尔反尔,于是机智地说:“如果这幅画是圣上送给臣的,它就是无价之宝,可如果拿去卖,它就值一两银子。”

  皇帝听了不但没恼,反而很高兴,高兴的是自己得到了一个智慧过人的忠诚之士,从此,年轻人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谨记:不让真心话变形走样,如何表达,常常需要技巧。

点我:

相关文章

日本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个善太郎,这个人是修净土的,专念阿弥陀佛,他修得很好。  有一次他到外面办事,很晚了,就到朋友家里借住一个晚上。运气不好就被人家冤枉了。  他的朋友有一件很名贵的衣服,他家里的佣人起了个坏心...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便截然不同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便截然不同

  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  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他见几...

命从心生,运由心转

命从心生,运由心转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沤在库房里霉烂,损失惨重。当他黯然返回家乡后不久,父亲经营的饭铺意外遭遇大火,被烧成了一...

七公主的第一百个发夹

七公主的第一百个发夹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

佛法即活法:人间四事不能久长

佛法即活法:人间四事不能久长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

天国圣缘

天国圣缘

二零零九初夏,一次在梦中看到了更遥远的史前一幕:在宇宙中极为遥远的年代,我生活在一个层次很高很高的宇宙境界,高的在那层宇宙众神看来是最高的。在那层宇宙有位法王,众神都称之为大造物主,而我就是法王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