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不分多少 一钵水也能使施主福运增长

  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婆罗门,他天生聪颖灵敏、心思缜密,且拥有无数财宝,富可敌国,一生中几乎没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事物,城中的居民因而对他百般羡慕。他非常排斥佛法,常说:“布施是浪费金钱,行善是无义之举。”

  一天正午,舍利弗尊者现神足通使自己变现在婆罗门面前,手持瓦钵立定不动,此时正坐下来准备用餐的婆罗门,见到突然而至的舍利弗尊者,勃然大怒,平时就看不起乞食行者的他,本来正准备破口大骂,但是当他张口时,忽然心生一计——他要让这讨厌的出家众自讨没趣…

  于是婆罗门转身坐下,对于舍利弗尊者像是没看到似的,既不驱逐也不表示欢迎之意,只自顾自的用餐。过了好一会儿,婆罗门吃饱了,便将原本要用来净手漱口的水,倒入舍利弗尊者的钵中,并说:“这就是我所要施舍给你的东西,你走吧!”没想到舍利弗尊者竟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慈悲地祝愿道:“愿您今日诚心的供养,使您百劫千生受无量福报。”说完,舍利弗便转身离去。

  婆罗门看着尊者渐行渐远的身影,心当中竟不知怎的起了恐惧的念头,他一边步一边想着:“倘若这沙门将我的举动张扬出去,人们定会认为我是个毫无恭敬之心的吝啬鬼。”婆罗门愈想愈不放心,于是决定派佣人去将舍利弗尊者追回来。

  舍利弗尊者离去后,便直接回到精舍,他思付着:“我该如何运用这钵水,使施主得到最大的利益呢?”不一会儿,他便想出了一个方法。将钵中水倒入泥地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将和好的水泥取出,铺设在佛陀平时所经行之处,并向佛陀说:“这位施主生性怪吝,只愿意布施些许的水,然而为了令他免堕三涂恶道,因此我将这钵水和泥,为您铺一点路,伏愿佛陀慈悲,在这块地上行走,使这位婆罗门永生永世得大福报。”佛陀听了便慈悯地接受舍利弗的要求,入正定在泥地上步行。

  这时,婆罗门所派遣的佣人看到了事情的经过,深受感动,立即返回婆罗门家中向婆罗门具陈其事,并说:“至高无上的佛陀本为一国王子,如今他舍弃了人人称羡的转轮圣王之位,率领弟子修行、持体乞食,这无非是为了让众生有修福报、增长善根的机会呀!实在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这些事。”婆罗门听了,对于原先自己的恶行恶念惭愧无比,于是他带着全家大小一同到精舍向佛陀求哀悔过,希望佛陀能原谅自己的愚痴。佛陀便为他们传授三皈依并说法,婆罗门当下化除了心中种种烦恼,得道证果。

 

点我:

相关文章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位阿罗汉圣者。  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国家,该国的国王,也以各种美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修行人。这位国王用金...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  《法句喻经》 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胎。时...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严格控制的。当了僧人国家是免除一切杂税劳作。玄奘法师13岁的那一年,正好碰到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去考查。一共只准许剃度二七14位,只剃度1...

持戒求安稳

持戒求安稳

  有一次,波斯匿王到精舍听闻佛陀说法,佛陀问道:「大王!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假如现在有一个你所亲信的人,跑来告诉你一个消息,说是四大山已经快要崩裂,将要危害人民,如何躲避才好?」  「佛陀!假如真发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