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西行缘起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氏。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奘师年满二十,在成都受具足戒,正式成为出家比丘。

  奘师遍谒诸师,饱读经书,发现每位法师对佛法见解不一,虽各有所专,仍不免与圣典有出入,到底谁是谁非,实在难以取舍。

  佛教发源于印度,西天号称佛国,唯有亲自到西天走一遭,方可解开疑惑。

  于是奘师联合道侣数人,陈表上奏,请求朝廷准许他们前往印度取经,可惜未被批准。

  众人作罢,唯独奘师立志西行,态度非常坚决。

  奘师每天向菩萨启请,表明西行求法的心愿,请求菩萨加持自己一路顺利。

  早在奘师出生时,母亲就梦见他身着白衣西去求法,可以说是法师西游的先兆。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秋八月一天夜里,奘师梦见大海中有一座宝山闪闪发光,四周波涛汹涌,并无船筏可乘。为登上宝山一探究竟,奘师鼓足勇气跃入海中,这时海中涌出许多石莲花,从岸边一直连到山脚。奘师踩着石莲花,来到山下。宝山峻峭,无法攀登,奘师试着踊身自腾,竟扶摇直上,到了山顶。奘师没有试图寻找金银珠宝,只是感觉站在高处眺望非常美妙,旋即醒来。

  “一定是菩萨在暗示我,要我勇往直前。”奘师更加坚定决心,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西游取经,这一年奘师二十八岁。

 

点我:

相关文章

念珠的由来

念珠的由来

  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邻国的侵凌,加以国内瘟疫流行,内忧外患,人民非常苦恼,国王更是忧心忡忡。  有一天,国王悄悄地来顶礼佛陀,请求佛陀告诉他如何修行才能脱离苦...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有一户人家以屠杀羊只为业,家中蓄养的羊将近上百头,事业之大可以算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夫妻俩到年老才得一子,将他取名为「净儿」。他们对净儿宠爱有加,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能够把家业托付给他。  长大的净...

回辱恶人的果报

回辱恶人的果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佛教故事: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2018-03-19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吕玉,老二吕宝,老三吕珍。吕玉家的儿子叫喜儿,六岁那一年...

《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此土闻经  《汉法本内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

圆拙老法师早年深为敬佩的一件事

圆拙老法师早年深为敬佩的一件事

  圆拙法师早年深为敬佩的一件事  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0年间,佛教界及大师皈依弟子等计划为印光法师庆贺八十寿诞,大师知道后,坚决反对,他说:「光一生不与流俗同起倒。什么八十不八十!有为光言祝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