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 53.千辐轮相之渊源

  53.千辐轮相之渊源

  无数劫之前,有一国王名马车姆,统领八万四千小国。后得一太子名慧光,即是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太子慧光具有远远超越一般人所及之智慧,国王理所当然就将之作为王位继承人。后国王去世,众人正欲为太子行加冕大典时,太子却对众大臣说道:“我不能登上王位,因行非法之众生若被我以杀头方式加以处罚,则我本人亦造下大罪业。故而若众生皆能行持十善道,我方才愿当国王。”众人于是就说道:“我们定厉行善法,请你务必当上国王。”

  慧光这才同意举行加冕大典,并最终登上王位。他当国王以后,要求国人都必须行持十善业。魔王闻听后则顿生妒意,他以造假方式将众多信件寄给众人,信中写道:“众人以前所做善业无有丝毫感应,故而大家以后均可放心大胆广行恶业。”

  众人在接到魔王以国王名义所写信件后,都不敢相信其中所说话语,他们满怀蹊跷请求国王予以澄清。国王也深感惊讶,他想:我从未写过这封信,为何会出现此种情况?越想越觉奇怪,他便非常想了知此信到底从何而来,人们心态会否因之而生变化。于是他就出宫观察探访。

  魔王则在路上幻化成一身陷烈焰中之可怜人,他嘴里不停高声哀号,国王便问:“你为何落此境地?”魔王诡辩说:“我以前令众人广行十善,以此缘故,我现在感受如是痛苦。”国王马上问道:“如是让人行善,自己怎可能感受此种痛苦?如你令众人皆行十善,不知他们到底得未得到安乐?”魔王回答说:“他们均已得到安乐,唯有如我这样劝别人行善法者才落此痛苦境地,受我劝化者则绝不会感到丝毫痛苦。”国王听罢高兴说道:“只要他们能获致安乐善果,自己再感受痛苦也无有任何后悔之处!”魔王闻言立即消失不见。

  国王到处令人行持善法,并时时赞叹善法功德,大家信受奉行,时刻牢记三门行善。国王后来以此福德而拥有金轮宝等七轮宝,并逐渐成为转轮王,让四大部洲众生皆行善法。

  世尊因地时如是亲行十善,并令众人亦行十善。以此因缘,后来成佛时,世尊脚掌便具千辐轮相。

  另外,久远之前有普救、善成两商主,各人皆拥有四万商人眷属。善成素喜寂静,后便在一仙人前出家,并终获缘觉果位。商人们则因不见善成踪影而到处寻找,但始终都未找到,他们便将情况告之普救。普救告诉众人务必要找到善成,于是,八万商人便开始在各处广泛搜寻,最后终于见到缘觉。众人诧异问道:“你为何要舍弃我们前往寂静之地?”

  因大尊者只依靠身体为别人说法而不以言语宣说之故,缘觉就幻现出自身出火、闪电等种种神变令众人生信。普救则令八万商人供养缘觉,并说道:“供养他之功德日后定会成熟果报。”众人便广行各种令缘觉比较满意之供养。普救商主随后又教导这些人守持五戒。

  当时之普救商主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生无常,钱再多都无用!

人生无常,钱再多都无用!

  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的生涯规划,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久,但是人们往往订下很长远的计画。其实错了,我要重...

《净土圣贤录》:晋慧永

《净土圣贤录》:晋慧永

  晋慧永  慧永,姓潘,河内人。年十二出家,事沙门竺昙现。初习禅于恒山。既而与远公同依安法师。  太元初,至庐山,刺史陶范,舍宅为西林以居之。永布衣蔬食,精心克己。容常含笑,语不伤物。峰顶别立茅...

古代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10~17

古代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10~17

  序《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名《般若三百颂》,与玄奘大师所译《大般若经》第577卷同一梵本。自古持诵者灵验极多,现代人工作繁忙,无暇广泛阅读,为此精选百二十例,整理成书,以激发同...

正与邪

正与邪

  舍卫国城内的大街上,有一位五官端正的青年,衣不蔽体,神情慌乱的狂奔着。阿难遇见了,叫住他:「年轻人!这样的慌张,有什么急事?」  「尊者!婆罗门说,如果想要生天,必须在十五月圆之日,赤身露体,身擦...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家《三世因果经》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样做一个有益於社会的人,既指出了因...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传说乾隆皇帝便服私访,三次下江南漫游名山大川,顺便也三次到过普陀名山。因为便服私访,神不知鬼不觉,有谁能识得他是当今皇帝圣驾亲临呢!所以皇帝老子来了,圣山还是形同平日,山上僧众,平日闲来就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