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从恭敬中求,这个故事告诉你!

  过去无量世的时候,波罗奈国的国王叫梵摩达多,以正法治国教化人民,人口众多,国土富饶。当时,王后怀孕之后,头顶上自然出现一座宝盖,跟随王后移动。国王找相师来占卜,相师说:“这个孩子有大福德啊,以后会四处求法啊。”

  王后足月之后生了一个男孩,长得非常端正殊胜,世上罕见,起名为求法。

  求法太子长大之后,一心想要学法,于是派人拿着珍宝去四方求法,但是却没有如愿,于是痛哭懊恼,非常遗憾。

  求法太子的诚心让天帝的天宫晃动,天帝也不能安宁,于是天帝心想:“我的宫殿怎么晃成这个样子啊?”于是一看,发现原来是求法太子因为没有求到法,所以痛哭,感得天帝的天宫摇晃啊。

  天帝决定去试试他求法的心是真的还是假的。

  天帝就变化成一位婆罗门,来到王宫门口,说:“我有妙法啊,谁想听啊?”

  求法太子听说之后,喜不自胜,亲自出来迎接,并且头面礼足,把婆罗门请到殿上,准备豪华座椅,请婆罗门就座,然后合掌说:“希望大师慈悲怜悯我,为我说法。”

  当时,婆罗门说:“学法很不容易的呢,我追随老师很长时间才学到的呢,你现在就这样轻飘飘的想听法,哪有这么容易呢。”

  当时,求法太子对这位婆罗门说:“你想要什么,请吩咐,要我的身体、妻儿子女、金银财宝,我一切都不吝惜,都可以提供给你。”

  婆罗门说:“你说的这些我都不需要。你现在挖一个大坑,深30米,里面燃起大火,然后你自己跳入这个大火坑,我就给你说法。”

  当时求法太子听了之后,非常欢喜,就命人挖了一个大坑,在坑中燃起大火,准备跳下去。

  当时,王后和大臣都赶过来抱住太子,劝说太子不要跳下去。并且对婆罗门说:“希望大师慈悲怜悯,为了我们,不要逼太子跳入火坑,你想要什么,要国土,要王位,要珍宝,要妻子,我们都可以提供给你。”

  婆罗门说:“我又没逼他,一切随太子自己的意愿。如果他能这样做,我就说法。”

  太子听到之后,说:“无始劫以来,我白白地死去,从来没有人为我说这样的妙法啊。”

  于是坚持要跳入火坑,换得婆罗门说法。

  当时,王后和大臣见到太子意志坚决,宁愿投入火坑也要听法,马上就派人乘坐日行八千里的大象,在阎浮提宣告这件事情。诸位大臣赶紧过来劝谏太子,为了黎民百姓,不要投入火坑啊,不要为了一个人,而抛弃了所有的老百姓啊。

  当时,太子说:“累劫以来,我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有时在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相互杀害,被火烧,被水煮,饥饿困苦,一天当中都有经历无数的痛苦,白白浪费生命,从来没有为法捐躯。你们为什么要阻止我用这个臭皮囊来换取无上菩提道呢?我舍弃这个身命,发誓要普度众生,让众生脱离生死苦海。”

  太子说完之后,决定跳入火坑,于是对婆罗门说:“希望大师先为我说法,如果我跳下去就会死掉,那就来不及听法了。”当时,婆罗门就为太子说了一个偈子:

  常行于慈心 除去恚害想

  大悲愍众生 矜伤为雨泪

  修行大悲者 同己所得法

  救护诸群生 乃应菩萨行

  意思是:

  常怀慈心,不要有伤害别人的想法;

  常怀悲心,看到众生受苦,感同身受,泪如雨下;

  修大悲心的人,跟众生一体,同体名大悲,众生的痛苦就如同自己的痛苦一样,

  以后要救护众生,帮助众生脱离苦难,这就是菩萨行啊。

  我们坚持念诵大悲咒,慢慢地也会增加我们的大悲心,能够让我们的大乘种子法芽增长,让我们逐渐能够发出无上菩提心。

  太子听到这个偈子,喜不自胜,当时就兑现自己的诺言,跳入大火坑。这时,大火坑变成了莲花池,太子坐在莲花上面,安然无恙。大地震动,天上降下各种天花,满到膝盖了。

  当时婆罗门就恢复了天帝的身形,赞叹太子说:“你面对大火坑,为了求得一个偈子,甘愿用自己的身命来换,你想求什么呢?”

  太子说:“我想求无上佛道,普度众生,让大家都脱离苦海。”

  天帝听到之后,赞叹不已,然后回到天上。梵摩王和大臣见到太子这样奇特的行为,都非常赞叹,非常欢喜,把太子带回王宫。

  佛祖告诉大家:“当时的梵摩王,就是净饭王。当时的王后,就是摩耶夫人,当时的求法太子,就是佛祖。”

  佛祖说当年求法的故事时,有的证了初果乃至四果,有的发了辟支佛心,有的发了无上菩提心。

  大家听到佛祖所说,都欢喜奉行。

 

点我:

相关文章

十地经论--菩提流支

十地经论--菩提流支

十地经论十二卷 天亲菩萨造元魏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奉诏译     十地经论序 侍中崔光撰   十地经者。盖是神觉之玄苑。灵慧之妙宅。亿善之基舆。万度之纲统。理包群藏之秘。义冠众典之奥。积渐心行。穷忍学之源...

瞋恚之报

瞋恚之报

  须菩提少年时代与众不同,性情多变,集聪明智慧、乐善好施、策恨炽盛于一身。  他家里很富有,父亲常常给他零花钱,然而他不愿做金钱的奴隶,常常把钱施舍给穷人,有时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很可怜,甚至把自...

佛陀的拈花微笑与摩诃迦叶

佛陀的拈花微笑与摩诃迦叶

  这个故事最早是佛祖释迦牟尼入寂前,在灵山召集大众举行最后一次说法。有一位大梵天王(佛教中的护法神)向佛祖敬献一枝金色莲花,请求佛祖:如果还有未说的最上大法,希望能宣示给众人和将来的修行者。佛祖...

《净土圣贤录》中往生者临终留下的偈子摘录

《净土圣贤录》中往生者临终留下的偈子摘录

  (1)人身难得今已得,佛道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2)玎玎珰珰,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3)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入娑婆度有情.(...

加持四小咒--未知

加持四小咒--未知

加持四小咒 大轮一字咒语 ong bu lin mu 唵 部 林 姆 文殊护身咒语 ong chi lin mu 唵 齿 林 姆 净土变咒语 ong pu kan mu 唵 仆 刊 姆 净法界真...

解缚捆住自己的绳子

解缚捆住自己的绳子

  编者按:从禅宗来看,初祖达摩和二祖的公案叫“安心”,二祖慧可传法给四祖的公案叫“忏罪”,三祖给四祖传法的公案叫做“解缚”,看着公案就能得到启发,佛法里说的一法通,万法通,不用名师来指点,公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