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2、摄受浊时众生

  前言:《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2、摄受浊时众生。

  释迦牟尼佛如是宣讲完整个经过,随即又说道:“我即是当时宝藏如来正等觉之父亲、海尘婆罗门大悲尊者,我初发菩提心即从那时始。从初发菩提心以来,我已使无量众生发起圆满菩提心,此乃我最初所做诸事中最英勇者。宝藏如来圆寂后,我以自己发愿力转生于相斗刹土之低劣种姓中,当时我亦让众生行持善法,以自己之显赫威势最终得以成转轮王。我息灭南赡部洲之战争灾难,并终使众生寿命延长。我舍弃自己肉身,实乃我所做诸事中第二英勇者。

  如是布施眼睛、皮肤后,我亦入灭,并转生于相斗刹土、成一低劣种姓之人,我以精进毅力令众生行持善法,后得转轮王果位,息灭战争、争斗,延长寿命,并最终将自己舌头、耳朵等布施舍弃。

  从相斗刹土乃至转生于其他世界,我皆以此种大势力利益众生。自此之后,凭自己精进、毅力、誓愿力,我于恒河沙数劫中,于无量五浊兴盛世界里,令无边众生趋入善趣,且息灭战争带与众生之烦恼。其余如来发愿住持清净刹土,他们行菩萨道时,众生均不互议他人过失,也不互相威胁。此等如来不对众生宣说声闻乘法,所住持刹土无有犯戒行为,亦无有众生刻意持戒,一切粗言恶语、诸不善业之名亦难听闻。一切法皆清净,且全部宣流佛法之声,极为悦耳动听。居此刹土之众生依教奉行,整个刹土无有声闻乘法。

  而我因发愿住持不清净刹土,故恒河沙数劫以来,于如来不住刹土中,我以言语暴粗、面目恐怖之方式,令众生断除杀生恶业,行持十善法并趋入三乘法要。现今,我住持之刹土具足烦恼、不善业,处处得闻不善业之名,众生屡屡造作不善业。于此刹土中,我仍宣说三乘法要。

  过去发愿时,我未像其他如来一般发愿住持清净刹土、调化易于调化众生。以我发愿力,我精进行持菩萨道。我之发愿实如播种,故而现今得不清净刹土。

  我行菩萨行时,我所行布施不为以前众菩萨行持,亦不为未来众菩萨行持,唯除六菩萨。此六菩萨是何人?

  一为胜施菩萨,住持普音刹土,成佛时号无合光如来。于众生寿命一百岁时宣说佛法,七日后即示现圆寂。

  二为精劝菩萨,于东方无胜世界、众生寿命一百岁时示现成佛。恒河沙数劫中广做如来事业,后显示涅槃。此大悲尊者之遗体于五浊兴盛、无有如来住世世界中仍可广做如来事业。

  三为花藏菩萨,以坚定誓愿、精进、慷慨布施行菩萨道。十恒河沙数大劫过后,花藏菩萨于从此往北之五浊兴盛刹土因正度世界示现成佛,号毁坏黑因王如来。

  四为慧光灭迷乱菩萨,一大劫后于西方五浊兴盛世界具畏刹土、众生寿命一百岁时示现成佛,号日藏无垢光自在如来。

  五为妙喜菩萨。此位菩萨过无数劫之后,于争浊无尽相斗劫时,在上方五浊兴盛世界能变积浊刹土、众生寿命五十岁时示现成佛,号离思普光如来。以前世发愿力,离思普光如来于十年中广做如来一切事业,后显示涅槃。圆寂当晚,佛法即告隐没,随后十年中,佛刹即进入空劫。

  六为伸手菩萨。此位菩萨后因前世发愿力而于此能变积浊刹土、众生寿命三十岁时示现成佛,号妙法普光如来。妙法普光如来十年中广做如来一切事业,后显示涅槃。圆寂后,佛法住世七年。”

  妙喜、伸手两位善男子当场蒙如来授记后,欢喜非常趋于如来前恭敬顶礼。二菩萨于佛前虚空中身量伸高至七多罗树(树梢断后即不复生,棕榈科植物)高之处,且对佛以偈赞叹道:“如来如日极灿然,此世威严如山王,离垢度众具慧眼,顶礼如来正等觉。”两菩萨如此赞叹发愿。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居士仍是俗人,处世第一要务还是建设和乐家庭

佛教居士仍是俗人,处世第一要务还是建设和乐家庭

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规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

忏悔:邪淫手瘾流产的果报

忏悔:邪淫手瘾流产的果报

愿末学写下的此文能唤醒还在邪淫的苦海里沉沦的众生,能够以此为戒,早日离苦得乐。人生的前二十多年可以用戏剧性和坎坷来形容。也是在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接触到了佛法,感...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三回拜普贤菩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三回拜普贤菩萨

  善财经过弥勒楼阁的证悟,须臾之间,即到一百一十城以外的普门国苏摩那城。城门高大无比。善财立于城门,思维文殊师利童子。忽然一只巨手按在善财头顶上,善财顿然感到遍身清凉,心地舒畅无比,听到文殊师利...

传喜法师:生命的进化

传喜法师:生命的进化

生命的进化 现在为什么是末法呢?纵使有这样的善知识,他知道,他有法身的见,有报身的修法,他甚至也已经证悟了,圣者的相已经现出来了,但是他要想找徒弟是很难找的...

【智慧】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智慧】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智慧,梵语“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佛教谓超越世俗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是抉择善恶、决断行为的能力。有了智慧,遇事就知道如何决断、选择。...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