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相依,用平常心看待即可!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必阳衰,阳衰必阴盛,阳盛必阴衰,阴衰必阳盛。

  在《塞翁失马》中,不是有祸福相倚的故事吗?故事说:边塞居民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的老人。一次,他的马跑失到胡人的住地。人们为此宽慰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一群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为此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则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爱好骑马的儿子,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这时,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后来,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迫拿起武器去作战,非死即伤。其子因为腿瘸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在佛教看来,也是同理。因此,对福祸,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

  我们不应为我们的一时之顺而得意。我们也不应为我们的一时之逆而失意。失意与得意,相互的转化,往往只在一夕之间,甚至,只在一瞬之间。

  佛教认为,世界是因缘的、联系的、互动的,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非我们自己可以预测与左右。现实中的我们,自己无法把握自己,除非,你寻找并把握到了世界的运行规律。世界是规律的,规律,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规律不会让你永远倒霉,也不会致你永远幸运,除非,你超越了人的概念。

  佛教有个故事,很有趣,论证了祸福相倚的道理

  国王与宰相一同打猎,国王一手指被花豹咬去半截,宰相安慰国王说,少一块肉总比少一条命来的好,这也许是好事呢。国王听了,很生气,以为宰相说风凉话,便把他关进大狱。一日,国王微服私访到一部落,被一群野蛮人捆绑走了。部落祭司要以国王作祭祀满月女神的祭品,准备把他煮了,因为国王的丰润令祭司满意。当祭司再认真检查国王的全身时,发现国王手指缺半截,身体不全是作祭品的大忌,祭司很可惜地叫人把国王放掉。回到皇宫的国王想起宰相的话,对宰相的气也就消了一些,就把宰相放了,同时,不忘报复式地回敬宰相一句说:我少了一截指头,确是好事,但你白坐了这么久的牢,又算什么好事呢?宰相回答说:是啊,我的坐牢确是好事啊,否则,我必随你微服私访,一定也被抓,当你不能成为祭品时,祭品一定就是我了。国王一听,无话可说,暗暗敬佩宰相,对他更重用了。

点我:

相关文章

忍渴护虫

忍渴护虫

  忍渴护虫【法句喻经】  佛陀在祇园说法时,有初学佛的两位比丘从罗阅祇国到来,路程遥远,又遇到大旱,干渴得就快死亡。忽然看见地洞里有一升多水,水中有很多小虫,无法取来喝。其中一个说:“暂且先喝了...

佛陀:我有一偈子对你生命有所帮助,你有空听吗?

佛陀:我有一偈子对你生命有所帮助,你有空听吗?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知道德规范,也不解无常之理,每天忙于谋求家计,更热衷于建造舒适的房屋。他的房子一间又一...

救蚁于水,延长寿命

救蚁于水,延长寿命

  (摘自《福报经》救蚁延龄)  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获得了六种神通,预见身边的小沙弥,七天后会死,就教他回家看望父母,到第八天再来,想要他死在家里。到第八天小沙弥竟然又来了。比丘就入定观察,原...

慈心的功德殊胜难量

慈心的功德殊胜难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示:“比丘们!当行慈心,广布慈心,因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念自然能够化除。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当知,过去有一位非常丑恶凶暴的鬼,来到忉利...

正与邪

正与邪

  舍卫国城内的大街上,有一位五官端正的青年,衣不蔽体,神情慌乱的狂奔着。阿难遇见了,叫住他:「年轻人!这样的慌张,有什么急事?」  「尊者!婆罗门说,如果想要生天,必须在十五月圆之日,赤身露体,身擦...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妙高法师曾精进修行,长久以往他发现自己有点懈怠,于是为了鞭策自己,选择了在悬崖边打坐悟道。若是一时陷入昏沉,很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以治自己的堕心。一日妙高法师正打着坐,一不留神睡意来了,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