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罪性空

  有一次,佛吩咐优波离:“你去维摩诘那里问病。”

  优波离说:“我不堪能。”

  为什么呢?优波离自述了一段因缘:曾经有两个比丘犯戒后,内心羞耻,不敢去问佛,就来优波离处求助说:“愿尊者能解脱我们的疑悔,拔除罪业。”

  优波离为他们如法地解说。这时,维摩诘大士过来说:“喂,优波离!你别增长他们俩的罪业了,应当直接除灭,不要扰乱他们的心。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罪性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像佛所说,心染污故,众生染污;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与心一样,罪垢亦如此,诸法亦如此,不出于真如。优波离!如你以心相得解脱时,还有罪垢吗?”

  优波离答:“没有。”

  维摩诘说:“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如此。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诸法都是虚妄而现的,如梦如阳焰,如水月、如镜像,是以妄想而生的。了达这个道理,叫奉持戒律,叫善解脱。”

  两个比丘听了开示,都感慨地说:“真是殊胜的智慧呀!优波离不能比的,持律上首也说不出这番妙理。”他们当时就解脱了疑悔之心,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这就是观罪性本空,破除我见而灭罪的。《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死亡可怕吗?看看高僧玄奘法师临终前梦里都有什么

死亡可怕吗?看看高僧玄奘法师临终前梦里都有什么

佛教故事:死亡可怕吗?看看高僧玄奘法师临终前梦里都有什么2018-04-03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在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的历史记载中,玄奘法师对译场的助手和弟子们这样说:"玄奘今年六十有...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芙蓉道楷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简州(今四川简阳一带)人。惟照禅师幼年时即超迈而恶俗,有出世志。一日,老师教他读书,读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语时,惟照禅师恍然有省,便急忙...

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

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两个冤死鬼现身,活剐了仇人的转世!

两个冤死鬼现身,活剐了仇人的转世!

  余姚的章大立,是康熙三年的举人。以在家教书为生,忽然有一女一男二冤鬼,白天现形。起初掐他的喉咙,接着把他推倒在地,又两手高举,合在一起,好像空中有绳索捆住他。章大立先是作女声说:“我是荷花儿。...

凡水与法水

凡水与法水

  佛陀成道后,经常到处弘化,足迹踏遍了五印度。一天,佛陀经过孙陀利河边的丛林,住在附近的水净婆罗门,发现佛陀来到孙陀利河边,非常高兴,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跑来见佛陀。  婆罗门问佛陀:「您想到孙陀利河...

为何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毁谤?

为何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毁谤?

  因果律可以说是宇宙间一种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不止一般人无法逃离因果的大罗网,连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也无法逃离因果的业报。  一位少女未婚却怀孕了,于是她去找在精舍中精修的佛。佛正在为弟子说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