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扬曹洞宗风。

  宋徽宗崇宁三年,皇帝下诏请道楷禅师住持东京净因寺。

  大观元年,道楷禅师又移住天宁寺,这时在僧俗两众中已有崇高声誉。

  开封府尹李孝寿上奏朝廷说,道楷禅师“道行卓冠丛林,宜有褒显”,于是徽宗皇帝赏赐紫方袍及“定照禅师”称号。

  内臣将敕命送达道楷禅师处,道楷禅师谢恩之后,又向内臣陈述个人志愿:“出家时尝有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用资九族,苟渝愿心,当弃身命,父母以此听许。今若不守本志,窃冒宠光,则佛法、亲盟背矣。”然后上表请辞,不肯接受皇帝赏赐。

  徽宗皇帝不仅不接受道楷禅师的请辞,反而再一次降旨给开封府尹,让他强令道楷禅师接受赏赐、封号。

  道楷禅师依然如故,立场坚定,不肯接受赏赐,终于惹得徽宗皇帝大发雷霆,下令以抗旨不遵之罪将道楷禅师收监。

  官员知道禅师道心坚定,并非刻意触怒皇帝,有意要为禅师开脱,在审理案件时故意问他:“长老大概生病了吧?”

  道楷禅师却坦然回答道:“我没生病。”

  官员只好又道:“怎么没病,长老身形枯瘦憔悴,肯定是得病了!只要承认有病,就可以免去刑罚呢!”

  道楷禅师坚持立场:“我以前生过病,最近确实没病,怎么可以诈称有病侥幸求免罪责?”

  官员听后叹息不已,实在没辙,只好如实判罚,将道楷禅师发配到山东淄州。

  开封道俗看到禅师蒙受如此委屈,无不痛哭流涕,而道楷禅师却神态自若,坦然戴上刑具,就像修行一样,悠哉悠哉前往淄州。

  道楷禅师到了淄州之后,租了一间小屋,慕名而来亲近禅师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一年之后,皇帝下令取消对道楷的处罚,让他自由选择去处。于是道楷禅师就在芙蓉湖畔建立道场,继续弘传佛法,大扬宗风。

  当我们形容某人修道境界高深时,常说他们心境如如不动、定力非凡。道楷禅师正是最佳楷模,他以无上定力,做到既不被世间名利所左右,也不为朝廷权势所屈服,真正是“不慕紫衣不避刑”,因此深受道俗两众的景仰与敬服。

  明代莲池大师编《缁门崇行录》,就将道楷禅师这则故事收入,并赞叹说:“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曰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荣名及身而能坚辞,已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因坚辞而受刑罚,受刑罚而不以欺诈求免,不能不说是难中之难了。忠良传中怎可以没有这一则的记载呢?因此录下来作为当世僧众的楷模!)”(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19)耶惟檀王妃 同行等流两世被辱

《百业经》:(19)耶惟檀王妃 同行等流两世被辱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宋道发教授: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

宋道发教授: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

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统纪》为中心 宋道发(杭州商学院宗教研究所讲师)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通常认为隋炀帝是弑父弑君、荒淫暴虐之主,与桀、纣、幽、...

体慧法师:清净梵行--发菩提心的八种功德

体慧法师:清净梵行--发菩提心的八种功德

体老昭明寺2月24日早开示 八关斋戒是出家人的清净戒律,也是出家人的清净梵行。 在家人没有办法修佛陀的清净戒律,佛陀的清净梵行,所以佛陀权巧方便,就像有一句...

佛陀开示:怎么做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佛陀开示:怎么做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怎样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静坐时,看见一对七世都是贫穷,名叫须达的夫妇。他们这一世更贫穷,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里寻找果皮或其他腐烂的食物,以维持生命。  须达夫妇...

挽救一批,深陷“手淫”毒害而不能自拔的年轻人c

挽救一批,深陷“手淫”毒害而不能自拔的年轻人c

1、淫海无边各位,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是本文的作者,也是一名曾受“手淫”毒害的人。从初中开始,被同学欺负、被侮辱,被脱裤子,.......中考失利,看来网上...

玄奘法师西行缘起

玄奘法师西行缘起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氏。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奘师年满二十,在成都受具足戒,正式成为出家比丘。  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