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扬曹洞宗风。

  宋徽宗崇宁三年,皇帝下诏请道楷禅师住持东京净因寺。

  大观元年,道楷禅师又移住天宁寺,这时在僧俗两众中已有崇高声誉。

  开封府尹李孝寿上奏朝廷说,道楷禅师“道行卓冠丛林,宜有褒显”,于是徽宗皇帝赏赐紫方袍及“定照禅师”称号。

  内臣将敕命送达道楷禅师处,道楷禅师谢恩之后,又向内臣陈述个人志愿:“出家时尝有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用资九族,苟渝愿心,当弃身命,父母以此听许。今若不守本志,窃冒宠光,则佛法、亲盟背矣。”然后上表请辞,不肯接受皇帝赏赐。

  徽宗皇帝不仅不接受道楷禅师的请辞,反而再一次降旨给开封府尹,让他强令道楷禅师接受赏赐、封号。

  道楷禅师依然如故,立场坚定,不肯接受赏赐,终于惹得徽宗皇帝大发雷霆,下令以抗旨不遵之罪将道楷禅师收监。

  官员知道禅师道心坚定,并非刻意触怒皇帝,有意要为禅师开脱,在审理案件时故意问他:“长老大概生病了吧?”

  道楷禅师却坦然回答道:“我没生病。”

  官员只好又道:“怎么没病,长老身形枯瘦憔悴,肯定是得病了!只要承认有病,就可以免去刑罚呢!”

  道楷禅师坚持立场:“我以前生过病,最近确实没病,怎么可以诈称有病侥幸求免罪责?”

  官员听后叹息不已,实在没辙,只好如实判罚,将道楷禅师发配到山东淄州。

  开封道俗看到禅师蒙受如此委屈,无不痛哭流涕,而道楷禅师却神态自若,坦然戴上刑具,就像修行一样,悠哉悠哉前往淄州。

  道楷禅师到了淄州之后,租了一间小屋,慕名而来亲近禅师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一年之后,皇帝下令取消对道楷的处罚,让他自由选择去处。于是道楷禅师就在芙蓉湖畔建立道场,继续弘传佛法,大扬宗风。

  当我们形容某人修道境界高深时,常说他们心境如如不动、定力非凡。道楷禅师正是最佳楷模,他以无上定力,做到既不被世间名利所左右,也不为朝廷权势所屈服,真正是“不慕紫衣不避刑”,因此深受道俗两众的景仰与敬服。

  明代莲池大师编《缁门崇行录》,就将道楷禅师这则故事收入,并赞叹说:“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曰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荣名及身而能坚辞,已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因坚辞而受刑罚,受刑罚而不以欺诈求免,不能不说是难中之难了。忠良传中怎可以没有这一则的记载呢?因此录下来作为当世僧众的楷模!)”(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白云禅师: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白云禅师: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非常难得,能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结个法缘;今天的题目--「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一般人,把思想作成定点式的说法,像思想有偏左、偏右或民主...

慧光法师:皈依佛 两足尊

慧光法师:皈依佛 两足尊

皈依佛 两足尊 --慧光和上开示--   佛,佛是生命真理的觉悟者。 佛不是神,学佛者要了解这个道理。学佛不是把佛当神拜,把佛当成神来信仰。这...

宽运法师: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宽运法师: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上)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

诵此无上神咒,十方诸佛将自身所有功德都回向给这

诵此无上神咒,十方诸佛将自身所有功德都回向给这

上学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读书,常讲“书到用时方恨少”,步入社会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钱到用时方恨少”。学佛后,才慢慢明白,每个人,无论种族、性别、信仰...

不该出现的寄生虫

不该出现的寄生虫

寄生虫是一种对寄主有极大危害的生物,他能够吸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生存所需的养分,使寄主虚弱,生病,甚至导致寄主死亡。然而,寄生虫在大自然有很多,在我们...

净慧法师: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五讲

净慧法师: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五讲

第五讲 将禅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2009年12月5日晚) 各位善知识: 关于禅修,在古代是讲究如何在日用中落实,在日用中转化自己的习性,开发自己本有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