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故事 梦窗禅师的慈悲大度

  大德故事|梦窗禅师的慈悲大度  


  梦窗禅师是日本的高僧,一次他坐船渡河,船刚刚驶离河岸不远,就见岸上有位武士急匆匆地赶来,隔着水大喊:“等一等!”

  武士面貌凶恶,船上的人都不愿意掉头载他,纷纷劝说船家继续行船,只有梦窗禅师坚持回到岸边载武士上船。船家十分尊敬出家人,便听从了梦窗禅师的意见。

  也许是觉得船返来得太慢,也许是正为什么事烦恼,武士的情绪十分焦躁,他一步踏上渡船,气冲冲地把梦窗禅师推搡到一边,还拿起鞭子打了梦窗禅师的头,然后便占了本属于梦窗国师的位子。

  船上的人都为梦窗国师鸣不平,但慑于武士的凶狠,谁也不敢多说什么。梦窗禅师的头被武士打破了,鲜红的血流到脸上。

  不久,船靠岸了。梦窗禅师若无其事地走下船,用河水清洗头上的伤口。他既没有表现出愤恨,也没有表现出畏惧。反倒是武士见梦窗禅师如此镇定,顿时感到不好意思,非常诚恳地向梦窗禅师道了歉。

  梦窗禅师不仅接受了他的道歉,还安慰他说:“没关系,人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用宽容和大度对待他人的攻击比愤愤不平地实施报复更有助于化解双方的矛盾。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能原谅别人,放下怨恨,那令人不快的过往也会随之结束。

  相反,如果执著于报复,那些让人痛苦的事就会如影随形。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点我:

相关文章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至三十--求那跋陀罗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至三十--求那跋陀罗

杂阿含经(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利弗妒路国,尊者阿难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罗利弗妒路鸡林精舍。   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

佛说处处经--安世高

佛说处处经--安世高

佛说处处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佛言。道人行道。若嗔恚意起时。即当制己。制便念善。是为道人行。若布施财利。得之便计无常。不随身犯。谓不犯杀盗淫。是为不随身犯。出嗔恚者口亦不言。意亦不念。是为出嗔恚意...

放下心中的弓刀,得到真正的解脱

放下心中的弓刀,得到真正的解脱

  过去,在舍卫国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悭吝,性情凶恶,而且不相信因缘果报。佛陀悲愍他们愚痴无知,于是变现为沙门,来到他们家乞食。当时男主人不在家,妇人一看到有人来乞食,就对沙门破口大骂。沙...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第七卷--不空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第七卷--不空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第七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尔时宝手菩萨摩诃萨。问大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菩提心者。以何法...

六祖坛经译文--未知

六祖坛经译文--未知

   六祖坛经译文   第一 行由品   唐高宗仪凤二年春天,六祖大师从广州法性寺来到曹溪南华山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和他的部属入山礼请六祖到城里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广开佛法因缘...

阿毗昙甘露味论--失译人名

阿毗昙甘露味论--失译人名

阿毗昙甘露味论二卷 尊者瞿沙造曹魏代译失人名     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 布施持戒品第一   云何布施。自持财物施与。为三种故。自为身故。为他人故。为彼我故。供养塔寺佛辟支佛阿罗汉。自为身故。施与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