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八回拜普眼长者

  作者:妙闻

  到胜根国普门城中

  参普眼长者理身心

  运平等智利益无量

  佛欢喜门证善现行

  善财童子从法宝髻长者那里,听闻到“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门”之后。便探入一切诸佛无量知见,安住于菩萨无量殊胜行,了达菩萨无量方便,希求菩萨无量法门。……

  善财富子一路上思惟着善知识的教导,渐渐次第向南行去,抵达藤根国,便打听求觅普门城的所在处。他虽然经历困苦艰难,可是仍不惮(音但,dàn)劳苦,唯有一心正念善知识的教化,井愿意常常亲近、承事、供养善知识。他还随时随地警惕、鞭策自己的六根,远离一切放逸。

  然后,善财童子见到普门城,有百千个聚落周匝围绕着。城墙上防守设备看上去非常严密,崇高而峻险。又看见普门城的道路宽大而平广。

  善财童子看见了普眼长者,便往诣他的居住处,在他面前恭敬顶礼,然后合掌而立。说道:“大圣者啊,我已经先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了,可是尚未知道菩萨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

  普眼长者高兴地说:“善男子,善哉善哉!你已经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真是难得!善男子,我能知道一切众生所患的种种疾病,如:风湿病、黄胆病、痰病、发热病、鬼魅所困扰之病,或咒术引起的虫毒,乃至为水火所伤害等这一切所生的种种疾病,我完全能以方便来救疗。

  善男子,从十方而来的众生,身体有了疾病,他们都要来到我这里,我都为他们诊疗医治得到痊愈。我又以香汤给他们洗浴,以种种的香华、璎珞、名贵衣服,来庄严其身;又布施他们一切上妙饮食和财宝,我都使他们得到满足,没有匮乏短缺的忧虑。然后我又针对他们的根性,分别为他们说法:

  为那些贪欲心重的众生,我就教他们修九孔①常流不凈观,对那些嗔恚心重的众生,我就教他们修慈悲观;对那些愚痴心重的众生,我就教他们修因缘观;对那些等分行的众生(即那些贪、嗔、痴三毒俱全的众生),我便为他们显示殊胜的法门。”

  接着,普眼长者为了要使众生发菩萨的大心行愿,向善财童子介绍了以下五种法门。他说:

  ①我为了令众生发菩提心,便称扬赞叹一切诸佛功德;②我为了令众生起大悲之心意,便显示生死轮回的无量苦恼;③我为了令众生增长功德,便赞叹修习无量福报和智慧;④我为了令众生发大誓愿,便称赞调伏一切众生;⑤我为了令众生修普贤菩萨的行门,便说诸菩萨住于一切佛剎、一切劫中,修一切如网的种种行门。

  我们人生活在世界上,人和人的因缘,都是宿业所交织而成。所织成的那张牢固不破的网,你想摆脱它也摆脱不开,它是粘在一起的。”

  接着普眼长者为童子介绍了十度之因,感十身之果:①施因,感相好庄严身;②戒因,获意生身;③忍因,获威势身;④进因,成菩提身;⑤定因,获福德无等身;⑧慧因,显法身;⑦方便因,成化身;⑧愿因,成愿身;⑧力因,成力持身;⑩智因,成智身。

  普眼长者又介绍了他善于调配和合一切诸香的方法。他能疗病下化众生,他能合香上供诸佛。

  但是他很谦虚地说:“善男子,我唯有知道这一能使一切众生普见诸佛欢喜的法门。可我无法知道和演说象一切大菩萨那样的功德行。从我这里向南行去,有一大城,名叫多罗幢,在这城中,有一位国王,名叫无厌足。你可前去请教他:菩萨怎样学习菩萨行?怎样修行菩萨道?于是,善财童子向普眼长者顶礼,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然后告辞而退,再去寻访下一位(第十七位)善知识。

  【注一】九空:九空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及口、大小便等九处,又名九入,九漏、九疮。

 

点我:

相关文章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摘自佛经日报  白话译文:  以前有一个叫须摩的织户,常常替别人纺织,自己却穷的连一升米都没有。  有一日,须摩心里想,我前世因为没有行布施才导致现...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

妄语如秽器

妄语如秽器

  罗睺罗是佛教的第一个沙弥,出家时只有十五、六岁,因此对于佛陀所说的法,还不能完全领受。不过他性情温和、品性端正,唯一的缺点是喜欢说妄语作弄人,譬如佛陀明明不在,当有国王大臣信者来拜访的时候,罗睺罗...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9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9

  民国李四姑  李四姑,是四川荣昌李大娘的二女儿。姐妹二人,都是吃长素信奉佛。四姑十八岁时,听到行修上人开示净土法门,就皈依三宝,努力修行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三年不懈怠。民国壬申年八月初,早晨...

兄弟二人转世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兄弟二人转世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兄弟二人转世 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从前,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却忽略了随众作务,只勤修定慧,少修福德;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人。当时在海的另一端,滞留了许多淫乱的女鬼,她们若见商人经过,便以魅术幻化出罗绮缤纷的城市,好似充满伎乐美食的故乡,以吸引商人驻留。为媚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