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阿难的故事:一个佛家弟子的修行路


  阿难,是佛陀的幼弟,也是佛陀的弟子中最聪颖好学的一个。

  有一次,取了钵盂进村去求水。进了村,阿难看到一口井,井边正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在打水。女孩子闻声转过身来,两人四目相视,不觉心下怦然。

  女孩子说:“我是首陀罗,身份低下,不敢为师傅取水。”阿难说:“众生平等,无分高下,滴水也是恩情。”女孩儿听了婉尔一笑,接了钵盂,装满了水,递还阿难。阿难从女孩儿手中接过钵盂,一瞬间,指尖微触,阿难不觉心旌摇动……

  阿难告谢而还,见佛陀不由跪泣相告,说自己见女子而心喜,恐怕已落红尘业障里。佛陀平静地告诉阿难:“欢喜在你心里,我不可以代替你!超脱也在你心里,我也帮不了你!”

  佛陀起身,阿难随行,心里却也时时念起井边的女子。后来,佛陀灭寂,大迦叶尊者是为初祖,统领佛门弟子结集经传。阿难欲入殿中传佛陀经传,迦叶尊者却拦住了他,说孽障未除,如何传法?又说,阿难,你若能从锁孔中入,便许你入殿。

  阿难黯然垂首,回精舍苦思入殿之法,经宿终夜,不觉白头,眼见东方之即白,心中不禁废然而叹。阿难颓然欲卧,脊背接触床板的一刹,心中突然一片开明,仿佛过往历历在目,生命重新来过。阿难随即坐起,面对晨光,春暖花开。

  清晨,阿难来到大殿外,迦叶早已站立殿外,要见阿难如何穿孔而入。只见阿难宝相庄严,颔首低眉,径直走到门前,立定片刻,并不犹疑,双手只是轻轻一推,殿门豁然而开。迦叶颔首而笑,阿难登堂入室,朗声宣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这就是佛门初典——《阿含经》。

  【结束语】阿难除此之外还有着一个爱情故事,便是甘愿为心爱的女子放弃自己五百年,也算是为世人所传唱的一段恋情。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报恩七天

海涛法师:报恩七天

  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东西一直妨碍他的修炼和求道,那就是一只虱子。  虱子在这位菩萨的衣服上居住,每当菩萨禅坐时...

传喜法师:珍惜生命 背尘合觉 ——《人犬一点灵

传喜法师:珍惜生命 背尘合觉 ——《人犬一点灵

珍惜生命 背尘合觉 ——《人犬一点灵》观后感开示2012.04.16 这个片子在这里其实已经放过,至少以前就放过两次。但在座的有一些还是第一次看到...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七回拜解脫長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七回拜解脫長者

  第七回拜解脫長者  参解脱长者 身现十方剎  心佛无异境 庄严方便住  善财童王辞别了弥伽大士,渐往南行。慢慢地走,游行了十二年之久。在路上,常常思惟着一切菩萨怎样修行而得到无碍解脱的智慧和生...

弟弟无意害哥哥业果成熟成驼背

弟弟无意害哥哥业果成熟成驼背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作畜生行堕畜生中。何谓为五:  一者、犯戒私窃偷盗。  二者、负债觝而不偿。  三者、杀生以身偿之。  四者、不喜听受经法。  五者、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以俗为缘。  是...

嘎玛仁波切:不累积福报资粮,何以谈智慧见长,更

嘎玛仁波切:不累积福报资粮,何以谈智慧见长,更

累积资粮,是获得暂时解脱和圆满佛果不可或缺的。续部中说:“未积资粮无成就,沙子不能榨芥油。”不努力累积资粮,只想得到福报和成就,就像想从沙子榨出油来,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