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93之老母捉熊喻

  【译文】

  曾有一位老妇在树下卧息,一头熊想来抓搏她。这时老妇绕树逃避,熊随即在后面追逐,并且一手抱住树,另一手去捉老妇。老妇急了,赶忙缘树揿住那只伸过来的手,与原先抱着的那只一道都按捺在树上,熊就这样合抱着树,动弹不了。又有另外一个人来到这儿,老妇说道:「你帮我一道捉住牠,杀了,肉大家平分。」那人信了老妇的话,就上来帮着捉住。待捉定了,老妇即刻舍熊而走,那人后来就被熊困住了。这样的愚人,遭到世人的嗤笑。

  凡夫之人也是这样,作了一些不合正理的论说,并不完善周密,文辞也繁冗重赘,有着诸多毛病,还没写完杀青,便舍下死去了。后人阅读了,想替它作解释,却无法明达它的意旨,反而被这论说困住了,就如那个愚人代别人捉熊自己反被殃害一样。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93、老母捉熊喻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①,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更有异人②,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③,为熊所困。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作诸异论,既不善好,文辞繁重,多有诸病,竟不成讫,便舍终亡。后人捉之,欲为解释,不达其意,反为其困。如彼愚人,代他捉熊,反自被害。

  注释

  ①搏:搏斗;捕捉。文中是扑上抓,有伤害之意。

  ②更:他本作“便”。异人:指别的人。

  ③后:他本作“于后”。

  来源:

  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余池明居士:《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

余池明居士:《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

《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学习札记 余池明 一、碑记撰写背景 这篇碑记撰写于1934年,是在国清寺于1931年恢复天台宗祖庭地位之后不久,各项殿...

宗舜法师:寺院里烧香:头香和末香哪个功德大

宗舜法师:寺院里烧香:头香和末香哪个功德大

寺院里烧香:头香和末香哪个功德大 主持人:那么凌老师,您看宗舜法师是出家人,您是在家人。那么在家人,我经常会去一些庙宇,我从来不买香。为什么?他在外面,没有人...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嘎玛仁波切:那些年被你误解的“随缘”

嘎玛仁波切:那些年被你误解的“随缘”

文/嘎玛仁波切佛教里所说的“缘分”,是指很多因素聚合在一起后所呈现的结果。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概念上有点混淆。当做事遇到困难和挫折,自己又不想努力时,...

梦参老和尚:少女死后投胎变狗,憋气自杀后狗死人

梦参老和尚:少女死后投胎变狗,憋气自杀后狗死人

本文摘自了悟子辑录《看破轮回惊破胆——人畜轮回100例》。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

药师山·紫虚居士:依佛教的讲法,有钱人是过去生

药师山·紫虚居士:依佛教的讲法,有钱人是过去生

依佛教的讲法,有钱人是过去生做好事的结果而穷人或残障人士是过去生有所亏欠,这是不是佛教看不起穷人与残障者而羡慕有钱人? 答案当然不是。佛菩萨很悲悯穷苦与残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