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弃婴,终得福报

最后来讲一个好人好报的故事,不然大家会觉得这世界咋充满了负能量。其实恶有恶报的故事,也未必不好,大家能从中得到警示,知道因果可怕,就不敢做坏事,而自觉地去行善积德,这就是反面案例的意义所在。

十多年前,城市还没有这么大,中央部分是气派的高楼大厦,而城市边缘还有一些“影响形象”的瓦房。那些瓦房甚至比农村瓦房还破旧,歪歪邪邪的屋顶,坑坑洼洼的土墙,随时都有要倒下的感觉。在这片贫民窟里,住着一位50多岁靠捡垃圾为生的老汉,他孤身一人,父母过世,他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白天晚上都出去捡垃圾,夜深人静时才回到破瓦房里睡觉。

有一天晚上,他去捡垃圾,在一个铁皮垃圾桶里捡到一个被人扔掉的婴儿。孩子很小,但是哭声很大,可能是饿了。他借着月光,看到孩子脸上有几块大小不等的黑色皮毛,样子很丑。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父母不要他了。老汉看看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也找不到孩子父母,他想如果把孩子交给民政局,最终也是要为孩子找收养的人家,但是这个孩子的长相,一定不会有人愿意收养,这一来二去的折腾,孩子性命难保,不如自己收养了吧。

老汉有了儿子,生活不再孤独无趣,他依靠捡垃圾,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还供他上学,孩子除了脸上的皮毛丑陋之外,比一般孩子都懂事,放学回来还帮老汉做家务,八九岁就会煮饭等老汉回来吃。

十多年后,那一片破旧瓦房改造,所有居住在那里的居民,都重新搬迁到一片新盖的安置房,安置房是两层,还带一个铺面,另外还按照人头每月有补贴,老汉多了个儿子,补贴也领两份,后来就在自家楼下的铺子里开了个小商店,再也不用捡垃圾了,父子两个虽然也还显得孤单,但是小日子过得比过去好多了,路过的邻居经常听到父子俩在小店里开心的笑声。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2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2

  大师的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来出自经论,流自肺腑,不离因果,不涉虚文。应折伏的,禅宿儒魁,或遭呵斥,就是达官显宦,绝无宽容。应摄受的,后生末学,没有拒绝,纵然是农夫仆妇,也给与优容。一种平常心...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虚老五十六岁。那一年,扬州高寺准备连续打十二个禅七。虚老应众人之推举,前往高打七。下山至大通荻港后,虚老沿江而行,忽遇江水暴涨,无法行走。虚 老准备乘船渡江,因...

因果故事: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竟遇神奇现象

因果故事: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竟遇神奇现象

因果故事: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竟遇神奇现象   马铎,长乐(今福建长乐县)人士,永乐九年(1411年)他以岁贡生的资格入会试。  有一天,他正赶路,见一女尸暴露在路边,于心不忍,脱下自己的衣服...

圣玄法师 :老和尚 有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圣玄法师 :老和尚 有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文/圣玄法师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听到这个小故事时,深深被老和...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1、大悲心太子勇挑重担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1、大悲心太子勇挑重担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法句经故事: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法句经故事: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渴望证得涅槃)的人,愚痴的人贪爱财富,不只毁灭自己,也害了别人。  有一次,高沙喇国的国王前往精舍向佛陀问讯。他首先向佛陀解释晚到的原因,原来沙瓦提城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