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弃婴,终得福报

最后来讲一个好人好报的故事,不然大家会觉得这世界咋充满了负能量。其实恶有恶报的故事,也未必不好,大家能从中得到警示,知道因果可怕,就不敢做坏事,而自觉地去行善积德,这就是反面案例的意义所在。

十多年前,城市还没有这么大,中央部分是气派的高楼大厦,而城市边缘还有一些“影响形象”的瓦房。那些瓦房甚至比农村瓦房还破旧,歪歪邪邪的屋顶,坑坑洼洼的土墙,随时都有要倒下的感觉。在这片贫民窟里,住着一位50多岁靠捡垃圾为生的老汉,他孤身一人,父母过世,他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白天晚上都出去捡垃圾,夜深人静时才回到破瓦房里睡觉。

有一天晚上,他去捡垃圾,在一个铁皮垃圾桶里捡到一个被人扔掉的婴儿。孩子很小,但是哭声很大,可能是饿了。他借着月光,看到孩子脸上有几块大小不等的黑色皮毛,样子很丑。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父母不要他了。老汉看看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也找不到孩子父母,他想如果把孩子交给民政局,最终也是要为孩子找收养的人家,但是这个孩子的长相,一定不会有人愿意收养,这一来二去的折腾,孩子性命难保,不如自己收养了吧。

老汉有了儿子,生活不再孤独无趣,他依靠捡垃圾,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还供他上学,孩子除了脸上的皮毛丑陋之外,比一般孩子都懂事,放学回来还帮老汉做家务,八九岁就会煮饭等老汉回来吃。

十多年后,那一片破旧瓦房改造,所有居住在那里的居民,都重新搬迁到一片新盖的安置房,安置房是两层,还带一个铺面,另外还按照人头每月有补贴,老汉多了个儿子,补贴也领两份,后来就在自家楼下的铺子里开了个小商店,再也不用捡垃圾了,父子两个虽然也还显得孤单,但是小日子过得比过去好多了,路过的邻居经常听到父子俩在小店里开心的笑声。

点我:

相关文章

《江慎修居士选录》47  无钱植福裘兆麟

《江慎修居士选录》47 无钱植福裘兆麟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47.无钱植福裘兆麟  唐天宝中,裘兆麟四十无子,虔祷于神。一夕梦语曰:汝本...

 牛命与人命

牛命与人命

  过去有一个从事屠宰的人,养了一千头牛,每日宰杀一头牛出售。杀了五百头牛,还有五百头,牛儿们不知死期不远,还在跳腾嬉戏,共相抵触。  一天,佛陀适巧路过此地,见到这种情形,心生悲愍,对随侍的弟子们说...

自卑的原因

自卑的原因

  一天,一个高傲的武士,前来拜访禅宗大师。他本是一个出色且颇具威名的武士,但当他看到大师俊朗的外形,优雅的举止,猛然自卑起来。  他对大师说道:“为什么我会感到自卑?仅仅在一分钟前,我还是好好的...

斋主与小沙弥

斋主与小沙弥

  佛在世时,常有人供斋,佛受供后就给那些斋主说法。按律仪,斋主向佛稽首顶礼,求佛说法,佛不在,就请佛的弟子去应供,应供完了也是要说法的。  一天佛领着大比丘众去应供,只留一个小沙弥看家,这时来了...

西行天竺历尽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西行天竺历尽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村,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初名“无漏寺”,唐初荒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子李治(唐高宗)给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于无漏...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罗欧咤国,由于佛陀的圣德和声望的感召,当他尚未到达时,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已经传遍了全国,也轰动了全国。当他开始为罗欧咤国的人民说法的那天,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