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1、大象舍身救人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 31、大象舍身救人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三、布施品 31、大象舍身救人

  久远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此国王以大慈悲心治理国政,但却横遭五百大臣诋毁。国王听到消息后不仅不生嗔心,反而对他们生起悲心。国王心想:若我执政有不合理之处,不如干脆将这五百人请出国门,请他们另觅圣主。于是国王没有加害他们,只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境。

  这五百人来到某一荒凉沙漠岛上,众人无水解渴,各个口干舌燥、痛苦万分,大家都失声痛哭起来。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为一只大象,就生活于此沙漠地带。它听到哭声后,急忙用鼻子卷起泉水带来给这些人解渴,又让五百人骑于自己身上到一深山里猛喝一顿,还引领他们自由自在吞食水果。最后大象告诉众人道:“此山后面有一山,在其山脚下有一只大象尸体。你们要走过此荒岛必得准备充足水果,否则肯定无法通过。故而你们可用此大象内脏、肠子等物以为食粮,同时还可将水果装进已被掏空之大象身躯,以备穿行荒岛之需。”

  大象说完即向山顶爬去,并发愿道:“我已将此等可怜众生从危险境地中救出,为彻底拯救他们,我愿舍弃自身生命。愿我成佛后,也能将他们从轮回荒野中救度出来。”大象边发愿边爬到山顶,然后纵身一跃、跳下悬崖。

  众大臣按大象吩咐来至山脚下,果然发现一具大象尸体。众人悲哀不已地说道:“昨日赐我们以水果、甘泉、并进而赋予我们生命之大象,正是这只死象。此象对我们恩德极大,我们如何能触摸其身体?一旦摸到,恐我们双手都会烂掉。”五百大臣于是皆不敢用手去碰。

  净居天天人看到后便告诉众大臣说:“此大尊者乃为你们而舍弃生命,你们理应按其所说行事,如此才会使他愿望得以满足。”大臣们听到后就忍悲含泪取出大象内脏、肠子等物,并装进水果、草叶等,然后对大象尸体恭敬供养。

  五百人后凭此大象尸体安然走过荒野之时,众大臣一起发愿道:“愿这只大象成佛时,我们也能从轮回旷野中得到解脱。”众人一边发愿,一边离开此地。

  另外,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于印度鹿野苑为莲花国王,他对一切众生均如母对独子般慈悲爱怜,且经常广行种种布施。当时因风雨不调,国中民众普得浮肿怪病。莲花王对疾苦众生颇生悲悯,立即召集所有医生为国人诊治,但历经多时仍不见民众疫情有所缓解。众医者均道只有若和达鱼肉方能对治此病,除此之外,别无任何良策。

  国王即刻遣人多方寻找,但几经周折也无任何收获。后有一次当国王外出时,病人团团将国王围拢,且哀求道:“万望国王救我等性命,令我等摆脱疾病折磨。”国王闻言悲心顿起,且因难过、愧疚而流下伤心泪水。他心里想到:我不能解除众生痛苦,要此国王头衔又有何用?思虑及此,他便将自己所有财富全部布施一空,又将王位让与大太子,同时在亲友及众人前猛厉忏悔。国王还对王公大臣多加赞叹以令其生欢喜心,且数数安慰可怜病者。自己又亲守八关斋戒,并于王宫顶层以香、花供养十方诸佛。最后,莲花王面向东方发愿道:“我亲眼目睹身染疾患众生惨不忍睹之可怜情状后,愿以舍弃我自己生命之真实力,入于多西大河中,变为若和达鱼。”说完就从王宫直接跳入多西大河中。

  国王入水后立即死亡,并马上转生成若和达鱼。诸天天人随即四处宣布:“多西大河里有若和达鱼,它之身肉实为长期罹浮肿病病人真正甘露。”听到消息后,人们争先恐后手执利刃前往河中割取若和达鱼肉。已变成鱼之国王,对食己身肉之众生满含慈悲,他边流泪边充满信心地想到:如我血肉能对众生有利,此则为我最大获益。国王如是于十二年中以自身血肉满足众生治病之需,并以此而令自己安处无上菩提之道,且毫无退转。

  待全部医好众生疾患后,若和达鱼开口说道:“嗟!你们理应谛听:我本是莲花国王,我为你们才舍弃自己生命变成若和达鱼身,你们均应对我行持起欢喜之意。一旦我获无上圆满菩提果位,我必将你们都从轮回疾病中解脱,且安置你等皆处于最究竟圆满涅槃。”听到国王满腔赤忱话语,新国王、王公大臣与民众皆以鲜花等各种供品进行供养,且共同发愿道:“广行令人难以置信行持之国王,待你成佛时,愿我等皆能成为你声闻弟子。”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大安法师: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现西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诸如:宫殿楼阁、宝池莲花、重重宝树、德风华雨、妙法梵音、光明透亮等。尊者阿难听到释迦本师的介绍后,便向释尊禀问:十...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去看门,哥哥对弟弟说:...

都是归于你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显示定力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显示定力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显示定力  活佛,他在民国十八年从上海到香港,要来缅甸那时候,曾经在香港一个富豪家里显示过一次「定」力,谈起这个故事,颇堪发噱!那时他落住在香港一个寺院中,该寺当...

莲池大师赞叹:不可思议!站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姚婆

莲池大师赞叹:不可思议!站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姚婆

  姚老太是唐朝上觉(今山西长治县)人,她和范老太是好友,交情深厚。范老太劝导姚老太念阿弥陀佛,姚老太听了好友的劝导,立刻就欢喜信受,她把家中的事务安顿好,一切放下,专心精进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薛包。笃行至孝。父娶后妻。分包出之。包号泣不去。至被杖。乃庐于舍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父母殁。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