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典故:死亡,无处可逃

  讲一讲“四不可得”的典故

  有四个兄弟都是修行人,而且都得到神通,有一天他们预知时至,知道七天后会死亡,就彼此商量以神通力逃避死亡的方法。一个遁入山中,一个沉入海底,一个飞升空中,一个是躲到市区热闹的地方,不过七天一到,无常逼及,此四个修行人,终不免一死,再度随业轮回。

  他们虽然有修行有神通,来去都知道,而且变化自在,能够飞天遁地,但是也没办法永远不死。一旦死亡,神通跟着消失,自然随着过去的业投胎转世,投胎后能否保持修行,再次得到神通,就不一定了!

  所以,修行者最后如果没有解脱生死轮回,或是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只会在六道中轮转,来来去去。过去的无明引起现在的果报,现在的业力又引起未来的轮回,遇到善的因缘就行善积德,遇到修行的因缘就修行,遇到坏的因缘就造业,总之都是在六道中往返来去。

  这四个修行人,一个遁山、一个入海、一个飞天、一个避入热闹的地方,最后还是死亡。当时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以神通看到四个修行者的后果,当下开示世间有“四不可得”:

  第一、“常少不可得”,就是说希望达成经常少年的愿望是不可能的。

  第二、“无病不可得”,就是希望长年健康无病也不可能。

  第三、“长寿不可得”,希望长生不老也是不可能的。

  第四、“不死不可得”,想要永生不死,也不可能。

  总之,人都会老、会病,甚至还没老就死亡,再长寿最后仍不免一死,就像这四位有神通的修行人一样。

  这个“山海空市”的典故,就是在比喻无常,告诉我们无常时时刻刻都在压迫我们的身心,如影随形,不管何时、何地,正在做什么,无常从未离开我们,而且也没办法逃避或抵抗。无常一到,非常猛烈,就像洪水、土石流,冲下来的时候,楼房、桥梁会实时崩塌或断裂开来;也好像台风一来,不管多大的树木,多粗的电线杆,照样倾倒;又好像闪电,瞬间被击到,就立即死亡。

  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总是苦、空、无常,世间只是一时种种因缘的会合,不论夫妻、父子或眷属,也不论此生是荣华富贵或贫穷下贱的生活过程,既然是因缘的组合,有一天因缘分散,一切就不再存在。

  所以说“世间虚假,唯佛是真”。

  “佛”在这里是指“阿弥陀佛”,唯有阿弥陀佛,唯有极乐世界,是永恒存在,是清净无污染的,所以我们以佛为念,以净为归。“以佛为念”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念的对象,“以净为归”就是以极乐净土做我们归宿的目标;以阿弥陀佛为我们生命的依靠者,以极乐世界为我们安乐的故乡。(上人于净宗书院为莲友闽南语开示)

 

点我:

相关文章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可是他们聪...

贪执睡眠来日终堕落

贪执睡眠来日终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恣意睡眠,从不修行。  这一天,智慧深广的佛陀忽然发现,这位懈怠懒惰的比丘...

因赞叹佛的功德,法师生生世世口出妙香

因赞叹佛的功德,法师生生世世口出妙香

  你经常赞扬别人吗?你是否觉得赞扬和鼓励是自己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对佛的赞颂不仅可以使大众坚定修行的信心,对自己也有不可思议的利益!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然国王并没有真正契悟佛法的...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信佛念佛往生的对话(真情真爱,流泪恭读)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信佛念佛往生的对话(真情真爱,流泪恭读)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信佛念佛往生的对话(真情真爱,流泪恭读)  佛法不是无情法,四生六道皆度化;  家亲眷属恩义重,觉悟有情大菩萨!  (摘自《影尘回忆录》·倓虚法师著,播音:释宗立)  ....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64、安慧狮子恭敬袈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64、安慧狮子恭敬袈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4、安慧狮子恭敬袈裟  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安慧狮子,遍体金色、光洁闪亮,它经常以水果、树叶为食,从不损害任何众生,对...

清心普善咒--未知

清心普善咒--未知

清心普善咒 咒文及注音 na mo fo tuo ye 南无佛陀耶 na mo da mo ye 南无达摩耶 na mo seng qie ye 南无僧伽耶 na mo ben shi shì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