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尊三笑事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如果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会这样操劳、辛苦啊!」佛陀慈悲的看着老人,而后轻轻一笑。瞬时,佛陀的齿畔产生五色金光,照亮了老人和整个市集。一会儿,一头满身臭秽的大猪,身体滴着屎尿,摇摇摆摆的晃过市集,众人此时皆掩住鼻口。佛陀看见此景,似有所感的再度露出怜悯地微笑。

  阿难在一旁看到佛陀的行止,感觉不同以往,即恭敬地向佛请示:「慈悲的世尊!刚刚您看到老人哀叹而怜悯一笑,现在看到摇摆行走的大猪,也露出相同的微笑,难道其中有何特别的原因吗?请世尊慈悲开示,以解答大众共同的疑惑。」佛陀于是告诉大众,之所以会笑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无奈于这位老人的愚痴。想想他在溪边捕鱼时,让无可计数的生命,在他的渔网下惨遭杀害,也让这些鱼虾,家庭破碎、骨肉相离。但是,他不曾因为鱼虾的苦,而生起丝毫的恻隐之心。如今自己的儿子因祸而死,却怨天咒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因为这样的因缘而笑!

  第二,过去曾经风光不可一世,能呼风唤雨,来去自如,志得意满的飞行皇帝,今日却只能在鱼贩的斗中无助地苟延残喘,连性命都自顾不暇。这个前世的天人,因为专修空想观,修成了空定,却执着这个想出来的空,无法归于本心。虽然得寿八十亿四千万劫之久,然而,却不能让自己的罪业消弭,在福寿用尽时,定力也跟着消失,仍要受轮回果报之苦!

  阿难不解的问道:「像帝释天一样尊贵的飞行皇帝,他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一旁的鱼此时张着空洞的双眼,似有所感。佛陀答道:「祸福其实只是暂时的假相,并不能长久!如果因为今生的富贵而志得意满,不知继续培福修慧,反而逆行暴施,很快地,福报享尽,就会为自己招来无数的灾难和罪报。这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不会因贵贱而有所区别!」

  第三个原因,是忆起过去在行菩萨道时,曾有一世生为一位三宝弟子。每逢六斋日,便会到佛寺听经闻法,精进行道从来不敢懈怠。因为崇信三宝,平日奉行佛法,行善不倦,又坚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而感得在佛世出生,蒙佛说法而出家修行,从此生生世世奉持不懈,因此德行、福慧日渐增广,而成就无上的佛果,为世所尊。

  那时,隔壁的邻人,从不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道理,因此不学无术,四处为恶。还供奉鬼神,施放蛊魅来残害他人。平日一有空闲,就是吃喝嫖赌、饮酒作乐。

  自此之后的轮回中,我所生之处,都是清净的处所,能够听闻佛法而精进修行,圆满佛果。而过去的这位邻人,则因为留恋女色,荒淫无度,又不知孝顺父母,因此直至今生依旧在三恶道中轮回,未能出离,而堕为这只粪秽的大猪!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六——佛以三事笑经》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生命的进化

传喜法师:生命的进化

生命的进化 现在为什么是末法呢?纵使有这样的善知识,他知道,他有法身的见,有报身的修法,他甚至也已经证悟了,圣者的相已经现出来了,但是他要想找徒弟是很难找的...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八讲 持戒为节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八讲 持戒为节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我们在第二觉悟里曾讲过‘多欲为苦’,说...

海涛法师:希望拥有快乐的生命,就要先学会散播快

海涛法师:希望拥有快乐的生命,就要先学会散播快

1.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调伏自心;不懂得调伏自心,就无法体会何谓真正的快乐。世间人寻求快乐,只是在增加自己的欲望,那是永无止境的欲求;真正的安乐,来自于烦恼的调伏,...

方海权:原来静坐目的是为这些

方海权:原来静坐目的是为这些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说: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闲,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小婉...

蒙山施食不可以随便念

蒙山施食不可以随便念

绝对不可以,施食是布施鬼神的,应该做好。你要随便念念,做的不恭敬,不如法,他们会不高兴的。老法师----这是提醒大家供养鬼神要很认真,要把他当作客人对待,不能够厚...

“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取得正果后把法衣、法器和四卷《椤伽经》传给他的弟子慧可以,之后就离开少林寺,开始他回归西天天竺的行程。一天,达摩走到千圣寺,夜宿禅堂,当夜身得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