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别人的婚姻是极损阴德

  有了夫妇的关系,而后才有父子的关系,所以婚姻之道,就显得更重大了。

  而破坏婚姻的方式有几种:

  有的是百般的设计毁谤,而破坏别人于婚前;

  有的是多方的阻挠,而破坏别人于将婚;

  有的是无风起浪,而破坏别人于婚后。

  岂知婚姻乃是天定,人怎么能够破坏呢?有的婚姻,或是被人破坏了,毕竟这桩婚姻不是婚姻啊!

  然而婚姻的离合是由天定,而人若是起心破坏别人的婚姻,这个罪孽就跟杀人相同了。

  唉!造恶的人,何必要徒然的丧失自己的天良,而去造下这个大孽啊!

  至于夫妇本是和好,或是因为岳家嫌女婿出身贫贱而生离间,或是公婆因为媳妇贫穷而听信谗言,这又是贼杀亲人,比起用木棒和刀来杀,还要厉害的多了,这些都要引以为戒。

  至于嫌弃贫穷而悔婚,依恃势力而强娶,尤其是有害天理。倘使徇私舞弊,枉曲的裁判别人离婚,则是大损他的阴德,必定会遭天谴,这是人人应当要引以为戒的。

故事一:

  四明葛鼎鼐,在学宫读书的时候,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土地庙。

  有一天,庙祝梦到土地神告诉他说:葛状元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我都得起立向他致意,希望你能为我筑一道小墙,以便遮挡他啊!

  庙祝就照着土地神的意思,开始准备建筑一道小墙。刚刚才找好了工人,就又梦到土地神托梦给他说:不用建小墙了,葛鼎鼐替人家写了离婚书,他的功名已经被上天一笔削尽,所以我不用再向他起立致意了。

  原来当时有位乡人,准备要抛弃妻子;但是他不会写字,于是就请托葛鼎鼐代笔帮他写。葛鼎鼐听了庙祝的话,大为后悔,就尽全力挽回乡人夫妇的婚姻;后来他只考中了乡榜,也就是省里面所举办选拔举人的考试,官也只做到了副使的职位。

故事二:

  郑叔通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为他和夏家的小女孩缔结了婚约。等到长大之后,考取了功名,而夏家的女儿,却因为生病而变成了哑巴。

  所以郑叔通的伯伯叔叔们,都劝他别娶夏家的女儿,郑叔通则坚持非娶不可,他说:夏家的女儿,我若是不娶她,她就会没有归宿啊!而且我是在她没变哑巴之前,就和她订婚了。现在她变成了哑巴,我就要抛弃她,实在于心不忍啊!

  于是郑叔通竟然就娶了夏女为妻。后来他的官位,做到了侍从,儿子也考取了功名。

  嘉言:

  宋朝司马温公家训说道:凡是议订婚姻,应当先要察看男女双方的品行,和他们的家,应该都弄清楚,不可以只是羡慕对方的富贵。

  如果女婿果然贤能,现在虽然贫贱,怎么知道来日他不会富贵呢?

  如果女婿不肖,今天虽然富贵,又怎么知道来日他不会贫贱呢?

  而妻子更是家庭盛衰的关键,如果只是为了羡慕她娘家一时的富贵,而娶她为妻。她就会依恃着娘家的富贵,而轻视丈夫,不尊重公婆,养成了骄傲妒嫉的个性,以后家中就永远不得安宁了。

  就算是因为妻子的财富而致富,依靠着娘家的势力而升官,若是有丈夫志气的男人,能不感到惭愧吗?又世俗之人,喜欢在婴儿的时候,就为孩子轻易的许诺婚约,等到孩子长大之后,或是不肖,变成了无赖,或是身染恶疾,或是家贫而挨饿受冻,或是到远方做官,于是就不守信用,违反婚约。

  因此而造成打官司的例子,实在很多啊!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再为他们议婚。然后经过彼此的书信往返,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礼,表示要娶女方为妻的程序,再经过几个月的交往观察,才可以完婚。这样就不会发生结婚之后后悔的事情,这种的规矩,也是后世的人应该学习效的啊!

点我:

相关文章

割肉喂鹰的是谁?割肉喂鹰的典故

割肉喂鹰的是谁?割肉喂鹰的典故

  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他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  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中愁闷不乐。  这时,...

一个故事看破“情”字

一个故事看破“情”字

  从前,龙王的女儿出外游玩,被一个放牛的人捆了起来,还挨了打。碰巧国王出行,看到龙王的女儿,就解救了她。龙女哭哭啼啼地回了家,龙王问女儿:“你为什么哭呢?”女儿说:“国王平白无故地打我。”龙王心...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释迦牟尼佛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附近住着一位大富长者,刚为二十岁的独生儿子办完婚事。可是,结婚不到七天,儿子为了给新娘摘花,爬到很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失去了性命,全家人为此伤心哭泣。 ...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有个开罗人,一天到晚想发财。有一夜,他梦见从水里冒出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一张嘴,吐出一个金币,并且对开罗人说:“你想发财吗?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你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金币。”说完就不见...

想买到好碗,必须保证自己拿的也是好碗

想买到好碗,必须保证自己拿的也是好碗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

忍辱的真义

忍辱的真义

  富楼那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大阿罗汉,经常往来于各地宣说佛陀的教义。有一天,富楼那恭敬地来向佛陀辞行,打算到北方的偏远地区──蛮荒未化的输卢那国去布教。佛陀赞许他为教弘法热忱,并委婉的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