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别人的婚姻是极损阴德

  有了夫妇的关系,而后才有父子的关系,所以婚姻之道,就显得更重大了。

  而破坏婚姻的方式有几种:

  有的是百般的设计毁谤,而破坏别人于婚前;

  有的是多方的阻挠,而破坏别人于将婚;

  有的是无风起浪,而破坏别人于婚后。

  岂知婚姻乃是天定,人怎么能够破坏呢?有的婚姻,或是被人破坏了,毕竟这桩婚姻不是婚姻啊!

  然而婚姻的离合是由天定,而人若是起心破坏别人的婚姻,这个罪孽就跟杀人相同了。

  唉!造恶的人,何必要徒然的丧失自己的天良,而去造下这个大孽啊!

  至于夫妇本是和好,或是因为岳家嫌女婿出身贫贱而生离间,或是公婆因为媳妇贫穷而听信谗言,这又是贼杀亲人,比起用木棒和刀来杀,还要厉害的多了,这些都要引以为戒。

  至于嫌弃贫穷而悔婚,依恃势力而强娶,尤其是有害天理。倘使徇私舞弊,枉曲的裁判别人离婚,则是大损他的阴德,必定会遭天谴,这是人人应当要引以为戒的。

故事一:

  四明葛鼎鼐,在学宫读书的时候,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土地庙。

  有一天,庙祝梦到土地神告诉他说:葛状元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我都得起立向他致意,希望你能为我筑一道小墙,以便遮挡他啊!

  庙祝就照着土地神的意思,开始准备建筑一道小墙。刚刚才找好了工人,就又梦到土地神托梦给他说:不用建小墙了,葛鼎鼐替人家写了离婚书,他的功名已经被上天一笔削尽,所以我不用再向他起立致意了。

  原来当时有位乡人,准备要抛弃妻子;但是他不会写字,于是就请托葛鼎鼐代笔帮他写。葛鼎鼐听了庙祝的话,大为后悔,就尽全力挽回乡人夫妇的婚姻;后来他只考中了乡榜,也就是省里面所举办选拔举人的考试,官也只做到了副使的职位。

故事二:

  郑叔通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为他和夏家的小女孩缔结了婚约。等到长大之后,考取了功名,而夏家的女儿,却因为生病而变成了哑巴。

  所以郑叔通的伯伯叔叔们,都劝他别娶夏家的女儿,郑叔通则坚持非娶不可,他说:夏家的女儿,我若是不娶她,她就会没有归宿啊!而且我是在她没变哑巴之前,就和她订婚了。现在她变成了哑巴,我就要抛弃她,实在于心不忍啊!

  于是郑叔通竟然就娶了夏女为妻。后来他的官位,做到了侍从,儿子也考取了功名。

  嘉言:

  宋朝司马温公家训说道:凡是议订婚姻,应当先要察看男女双方的品行,和他们的家,应该都弄清楚,不可以只是羡慕对方的富贵。

  如果女婿果然贤能,现在虽然贫贱,怎么知道来日他不会富贵呢?

  如果女婿不肖,今天虽然富贵,又怎么知道来日他不会贫贱呢?

  而妻子更是家庭盛衰的关键,如果只是为了羡慕她娘家一时的富贵,而娶她为妻。她就会依恃着娘家的富贵,而轻视丈夫,不尊重公婆,养成了骄傲妒嫉的个性,以后家中就永远不得安宁了。

  就算是因为妻子的财富而致富,依靠着娘家的势力而升官,若是有丈夫志气的男人,能不感到惭愧吗?又世俗之人,喜欢在婴儿的时候,就为孩子轻易的许诺婚约,等到孩子长大之后,或是不肖,变成了无赖,或是身染恶疾,或是家贫而挨饿受冻,或是到远方做官,于是就不守信用,违反婚约。

  因此而造成打官司的例子,实在很多啊!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再为他们议婚。然后经过彼此的书信往返,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礼,表示要娶女方为妻的程序,再经过几个月的交往观察,才可以完婚。这样就不会发生结婚之后后悔的事情,这种的规矩,也是后世的人应该学习效的啊!

点我:

相关文章

舍身救鹅的比丘

舍身救鹅的比丘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艺精湛的穿珠师正全神贯注地为国王穿着稀世珍贵的摩尼珠。穿珠师蓦然抬头,见比丘托钵立于家门,急忙起身迎请比丘入内,旋即准备饮食供养。此时,一只大...

《百业经》:(77)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百业经》:(77)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布施得福

布施得福

  从前,佛陀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容貌庄严、名为悉鞞梨的天人,前来礼拜佛陀。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辉,令入夜后的精舍大放光明。  天子说道:“天人衣食无缺,自在快乐地享受福报,有些世间人...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译文:  曾有一个农夫,至京城游玩,见国王的女儿颜貌端正,世所稀有,便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渴望与她接近,又没有路径可以达到,便思念得面色瘀黄,遂即成了重病。亲友邻里便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答道:...

大迦叶拈花心传

大迦叶拈花心传

  摩诃迦叶又叫做大迦叶、迦叶波,意思是乌龟,又翻译成饮光。传说他的祖先在修炼时,有一只具有灵性的乌龟背负著玄妙的图案而来,因此得道,所以以龟作为姓氏。又传说上古时代曾有仙人能吸取日光,平时隐藏著...

唐朝道义遇见文殊菩萨的故事

唐朝道义遇见文殊菩萨的故事

  唐朝道义,江东人。出家在衢州龙兴寺。道义生得神清骨秀,风采动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与杭州僧人普守,同游五台,住在清凉寺。二人同访圣迹,向东北走了数里。道义自恨生逢末法之时,众圣隐伏,只有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