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因果的故事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家《三世因果经》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既指出了因果循环报应规律,又指出了人只要弃恶从善并行善积德就可改运的道理。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前世转世来的,有的是神仙转世,有的是由人转世的,有的是由动物转世的。

  据说,阎王老爷看到阳间有的人不信修行,不信行善积德,不信因果报应,就有意识的,在不同时间里,在不同的地方让极少的人不喝孟婆汤,从而使阳间人知道,人有转世轮回,行善积德有福报,行凶作恶干坏事有祸报,甚至转为畜道,下辈子当猪狗等。

  《聊斋志异当中,就记载了一个人记得自己三世的故事。

  举人能记得前世的事情,他称自己第一世是个绅士,品行多有不检点,活到六十二岁就死了。

  他初次见到阎王,阎王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请他品茶。他瞥见阎王杯中的茶水非常清澈,而自己杯中的茶水却混浊得很。他心里怀疑阎王给自己喝的是迷魂汤。于是他趁阎王不注意,就将杯中的茶水悄悄倒在桌子下面,并假装喝完。

  过了一会儿,阎王查出他前生的罪恶,一怒之下,命令群鬼将他楸下去,罚他做马,立即就有恶鬼将他捆绑起来拉走,他被拉到一家大院跟前,只见门槛很高,无法跨越。他正踌躇间,恶鬼用鞭子猛抽了他一下,他疼得栽倒。

  当他再抬头看时,发现自己已在马圈里,只听有人叫道:黑马生了个小马驹,是匹公马。他心里很清楚,嘴里却说不出话。过了一个月,他长得身高马大,最怕抽打,一见马鞭,就惊恐逃窜。

  每次遇到主人骑马,就放上鞍子,轻轻拽住辔嚼,这样还不太痛苦。如果遇到仆人、马夫骑他时,不用鞍鞯,用两腿紧紧夹击马腹,直疼到心腑里去。他忍不住这种折磨,气得三天不吃东西,就死了。

  他第二次到了阴间,阎王一查他罪罚期限未满,责斥他有意逃避惩罚,于是将他一身马皮剥掉,又罚他做狗。他心里非常懊丧,不愿意去,群鬼对他一顿乱揍,忍不住皮肉疼痛,他就逃窜到荒郊野外。他心想着不如死掉的好,于是气呼呼地走上悬崖往下一跳,跌在地上爬不起来。

  他再抬头一看,自己已经趴在狗窝里,他明白自己又投生在人世了。稍稍长大一点,看见粪便之类,他知道很污秽,但闻上去却奇香无比,但他下定决心不吃那些东西。

  大约过了一年,他常常气得要死,又害怕阎王斥责自己罪孽未满有意逃避,只好强忍着。无奈主人养着他又不肯杀,于是他故意咬了主人一口,主人怒不可遏,一顿乱棒将他打死了。

  他第三次来到阴间,阎王再次审讯他,憎恨他是疯狗,于是又鞭打数百下,将他罚为蛇。他投生在阴暗的洞里,看不见太阳,苦闷极了,就沿着洞往外爬。

  这时他发现自己伏在深草丛中,他发誓不残害生灵,饥饿的时候,只吞食树上的果子。过了一年多,他常常思索着,自杀不行,害人也不行,想找一个好死的上策却没有。

  一天,他正躺在荒草中,听见一阵车轮声传来,他还来不及躲闪,车轮飞驰而过,把他压断成两截。阎王纳闷他这么快又来了,他赶快伏在地上申辩。阎王见他这次是无罪而死,就原谅了他。准许他罪期已满重回阳间做人,这就是刘举人。

  刘举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读书过目不忘,辛酉年考中举人。他常常奉劝人:骑马一定要放鞍子,千万不要用腿夹击马腹,这比用鞭子抽打还厉害。

  三生,在佛教中泛指前生,今生和来生。今世果,前世因。今世因,来世果。今世重重的罪责和幸福都是前生修来的。劝君珍惜今世,多行善事,多结善缘,以图来世有个好因果。

点我:

相关文章

不净说法的果报

不净说法的果报

  《清凉山志》谈到一个比丘,非常的愚痴,什么都记不住。别人说他像牛一样的笨。他很痛苦,就求文殊菩萨。他求得很恳切,冬天的下雪天,都是从北台,求到南台,再求到东台。   最后在雪地当中看到一...

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

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

佛教故事: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4天前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

野狐喻,人在三界牢狱之中就像狐狸困在厨房

野狐喻,人在三界牢狱之中就像狐狸困在厨房

  有一只野狐狸,它趁着黑夜偷入厨房,饱餐一顿之后就睡着了。等到天亮的时候醒来了,已经不方便逃跑了,因此就装死想等人把它丢弃出去。   没过多久,果然有人来想要把它丢出去。可是有一个人说:狐...

被杀害的动物,是怎么报复人类的

被杀害的动物,是怎么报复人类的

被杀害的动物,是怎么报复人类的2018-03-24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我见过一个人,他是以前钓鱼的,因为钓鱼呢,所以得到了一个果报,就是上嘴唇经常腐烂发炎。你看,我们人钓鱼啊,就是钓起鱼的上嘴唇...

卅年前的冤鬼现形记

卅年前的冤鬼现形记

  唐湘清居士撰  我平素敬惜字纸,因为字纸是传播文化的,敬惜字纸就是尊重文化,所以平日对于地上的字纸,常常捡拾。一九四九年服务于新竹地方法院检察处时,在厕所中捡得一团字纸,展开一看,题目是‘冤鬼现形...

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

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

佛教因果故事: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2018-05-04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马铎,长乐(今福建长乐县)人士,永乐九年(1411年)他以岁贡生的资格入会试。有一天,他正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