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

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

有一位七岁的`男孩,由于父亲殷切的盼望,而出家为沙弥。剃度之前,男孩先得到一个禅修指导。剃度时,他专注于禅修的所缘境,由于他的定力和前世的善业,剃度之后,他就证得圣果。

后来,提舍尊者在沙弥的陪同下,前往舍卫城,准备向佛陀顶礼。

半路上,他们暂宿某一村落的精舍。当天晚上提舍入睡后,沙弥却彻夜坐在提舍的身边未眠,只在接近清晨的时候,稍为睡卧一会。

第二天一大早,提舍认为该是摇醒沙弥的时候了,就用扇子摇醒小沙弥。但却不幸的用扇柄打伤了他的一只眼睛。小沙弥急忙用单手遮住受伤的眼睛,出去打水,准备给提舍尊者洗脸并清洗精舍的地板等。

当他单手捧水给提舍时,尊者告诫他,服务别人时,应该用双手。这时候,尊者才发现小沙弥的一眼已经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失明了。刹那间,尊者明白小沙弥实在是一位高贵的人,他深感歉疚,谦虚地向小沙弥道歉。但小沙弥告诉他,这既不是尊者错,也不是他自己的错,而是业报。小沙弥更请尊者不要因此难过,但尊者却无法忘怀这件不幸的意外。

后来,他们继续上路,终于抵达佛陀所住的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佛陀知道路上所发生的事,就说:「阿罗汉不与人动气,阿罗汉克制感官的冲动,内心究竟平静、安详。」

有一句话叫做喝口水都塞牙,我们生活中常常有倒霉的时候,这时,我们是应该自怨自艾,感慨自己的命运不好,还是宽容的对待他人。一个会宽容的人,他们常常可以笑着面对生活的各种苦难,克服困难,最终过着幸福的人生。

 

点我:

相关文章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

  达摩祖师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古印度),婆罗门种姓,相传是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传说,达摩祖师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  有...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7、来世存在之理由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7、来世存在之理由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四位高僧惜福的事迹

四位高僧惜福的事迹

  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是前一生修下的善业,招感到今生的乐果,享受福报。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的把福...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五执交身心生疑惑  诸天共赞顿悔自仟  直上刀山投身火聚  凈轮法门证法王子  这时,善财童子一心专念着善知识的教导,为菩萨“无胜幢解脱”所照耀之故,而住于诸佛不可思议...

佛教故事:觉悟不能代替

佛教故事: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  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问起...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呢?有的果实未成熟而外观似已成熟;有的果实虽已成熟,外观却好似还没有成熟;有的果实成熟了,外观也已成熟;有的果实...